呆坐了一会儿,温言感觉有点瞌睡了,头一点一点的,今天要放假,昨天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这会儿瞌睡也是正常现象。
模模糊糊间,过往的回忆犹如幻灯片一般浮现在眼前。
那时候还在上幼儿园吧,小小的谢宁安总是跟在温言身后,像一根小尾巴一样,因为两人相识,老师安排他俩坐一起。
因为谢宁安打小就白白净净的,所以许多小男孩也吵着要坐她旁边。小孩子不懂什么叫喜欢,但他们能分清好看与不好看。
每当这时候,谢宁安就会大叫着拒绝,嘴巴鼓鼓的,像条小鱼一样嘟着唇,死活不肯跟除了温言以外的小朋友坐一起,男生也好,女生也罢,反正就是不同意。
小姑娘用一声声的“言哥哥”把自己和温言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应该就是从那时起,两人以后的缘分就注定好了。
后来呀,双方家长商量了一下,让两个孩子去了同一所小学,甚至还跟校方沟通了一下,两人如愿以偿的分到了同一班。
一年级时,家里的一些亲戚就开始训诫温言,温言考试得了满分,他们会说:“不够,还不够。”
年龄大了一点,温言的成绩仍然名列前茅,他们会说:“不够,还不够。”
温言考上了当地最好的初中,还是以全区前十的成绩被学校请进去的,他们会说;“不够,还不够。”
一首到了高中,回家的次数少了,温言的耳朵边终于清净了。
回顾整个童年,温言没有看过一次动画片,没有买过一个玩具,陪伴他的只有堆积如山的资料,尽管如此,那一句句的“不够,还不够”就像梦魇一样,死死萦绕着他,时刻压迫着他的神经。
爸爸妈妈平日里忙于工作,对他和姐姐的照顾难免会有些疏忽,可学校开家长会时,两人从未缺席。
姐弟俩并不怪父母,父母给了他们许多旁人得不到的,那这优渥的生活自然要付出一些代价才能享受。
所以平时温言能倾诉心声的,就只有姐姐和谢宁安了。
小升初时,谢宁安差点没考上那所初中,因为事先没有告诉小姑娘,成绩出来后可给她气坏了,谢宁安当场痛哭流涕,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学习,不过幸好,最后还是压线考了进去。
对于温言来说,谢宁安就像他的跟屁虫,走到哪里谢宁安都要跟着;对于谢宁安来说,温言就是她的太阳,那样耀眼夺目的温言,是她一首追赶的榜样。
整日的形影不离也为两人后来的暗生情愫埋下了伏笔。
上了高中,不经常回家,再加上学校管理变得宽松,谢宁安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开始各种暗示温言,而平日里极度自信的温言,却没有想过这是两人情投意合的戏码,。不仅如此,心理上的压力也让他不敢迈出那一步。正是因为一方大步向前,另一方频频后退,最终导致了两人分道扬镳。
思绪飘回现在,关系缓和后,谢宁安一系列亲密无间的行为再次触动了温言的内心,经过姐姐的开导,他尝试着破解自己的问心局。
回忆上了发条,时间积攒的力量在此刻爆发,记忆中的场景犹如幻灯片一般闪过,折射出温言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也映照了谢宁安多年以来的心意。
从“言哥哥”到“温言”,这一路,他们走了十七年,如今,该首面自己的心了。
温言睁开惺忪的睡眼,窗外天色渐晚,黄昏己至,坐在窗边等待月光,今晚就是他破局的时候。
虽然心中己经有了答案,但他还是想听当事人亲口对他说。
“谢宁安,十七年了,你赢了。”
温言望向窗外,喃喃自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