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在乱世做权臣笔趣阁 > 第135章(第7页)

第135章(第7页)

他从来都没说过书,日子好过后,倒是在茶楼里听过说书人说书。

宋佩瑜让王校尉说的事,却让王校尉很有感触,他开口后才惊觉,说书远比他想象中的容易。

小桌后的王校尉,激情澎湃的诉说他记忆中的两次减税,每次减税后,生活都是翻天地覆的改变。

空地上等着领粮的兖州百姓却大多神色默然,甚至有人捂住耳朵,仔细看去,却能发现这些百姓的瞳孔深处不是没有触动。

下午,讲故事的人变成出身卫郡,正在服兵役的赵军。

第二日,分别是出身东梁和出身西梁的赵军。

第三日,是从金山关赶来的赵军,他讲的不是自身,而是领兵彻底驱逐突厥的赵太子。

……

将乐县粮仓中的粮食发放给百姓,用了十日的时间

县衙外每日不重复的故事,不知不觉间开始在乐县的每个角落流传。

领过粮的乐县百姓不再闭门不出,街道上的人影越来越多,商铺也在悄无声息的开门。

保险起见,宋佩瑜离开乐县的时候,不仅特意交代留下来的赵国官员,平日里住在靠近内城墙外,随时都能跑路的地方,还留下两千人专门保护他们的安全。

接下来经过每个兖州县城,宋佩瑜都以在乐县的方式安抚当地百姓。

即使这些百姓对赵军充满敌意,也不是他们的本意。

他们是被在兖州一手遮天的兖州王蒙蔽了双眼。

百姓们只是想活下去。

他们现有的生活正处于勉强能生存的极限。

委实没办法承受压力更大的生活。

兖州百姓对赵军的排斥,很大程度上是惧怕改变。

宋佩瑜放粮的行为,缓解了兖州百姓的生存压力,他们才能静下心来去听,去思考,从赵军口中得知的这些,与他们以往认知完全不同的事。

面对赵军的三路大军,在析县外大败的兖州军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之力。

兖州王慌忙之下又出昏招。

他竟然将兖州剩余的所有兵力都集中在兖州王城,柯都。

兖州王的这等行为不仅让三路赵军的行军速度变得更快,还让宋佩瑜命人给兖州百姓讲故事的时候,多了个素材。

赵国三路大军齐聚柯都后,甚至无需攻城。

三路大军只在柯都外驻守半个月,柯都就因为粮食不够而发生内乱。

又过了五日,兖州某个看不到希望又不忍心普通百姓饿死的将领,在夜里偷偷开城门,放赵军进入柯都。

重奕带人直冲兖州王的王府。

世人只知晓,兖州王族不堪柯都城破之辱,全族‘自尽’。

却不知道冲进王府想要杀人的重奕,反而救下两个被已经身中数剑的母亲,死死护在身下的小姑娘。

两个小姑娘,大的五岁,小的三岁,都被吓的有些痴傻。

小姑娘们好生调养还能恢复正常神志,却极有可能不记得受惊吓前的记忆。

宋佩瑜让人将两个小姑娘送去梁郡,委托梁王世子给她们安排个过得去的身份。

起码能借梁王府的光,富贵无忧。

希望她们永远都不要想起那些痛苦的记忆。

因为兖州王的愚蠢,王族盘踞的柯都,反而是整个兖州,对赵军接受程度最高的地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