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只求速死 的前一句 > 第六百一十一章 蓝神仙(第2页)

第六百一十一章 蓝神仙(第2页)

我等只需沉住气,办好自己份内的事,让天下人看看,谁才是真正能稳住这大明江山的人。”

他做出一个决定。

“今后的平台召对,老夫就不去了。世藩,你代我去。记住,去了之后,多看,多听,少说话。无论他们提出什么,不必争,不必吵,暂且都应下来。”

严世藩一愣。

“都应下来?这……”

“应下来,不代表就要照做。”

严嵩打断他,眼中闪过老谋深算的光。

“做不做,怎么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终究,还是要经过我们内阁。明白吗?”

一旁的罗龙文立刻领会了严嵩的深意,附和道。

“阁老英明!正该如此!

他陈以勤、杨帆等人要闹,就让他们在前台闹腾。

我等只需稳坐钓鱼台,继续推行我等既定的政策,让天下臣民都看清楚,究竟谁的政策更能安邦定国,谁才真正代表圣人之道!

待他们闹出纰漏,授人以柄之时,再雷霆一击,将之一并参倒,永绝后患!”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觉得此计甚妙,既不失体面,又能以静制动。

三日后,建极殿平台之上,再次举行召对。

此次气氛与以往截然不同。裕王端坐上位,虽仍显稚嫩,但眉宇间多了几分决断之气。

陈以勤手持早已拟好的方略文书,侃侃而谈,从整顿吏治、清丈田亩、巩固边防到兴修水利,条分缕析,思路清晰。

徐阶静坐一旁,面无表情,全程未发一言,仿佛置身事外。

严嵩称病未至,代表严党而来的严世藩,也一改往日嚣张气焰,只是象征性地对其中一两项措施的用度开销提出了些许疑问,被陈以勤引经据典解答后,便也点头认可,未再激烈反驳。

流程出奇地顺利。很快,裕王监国后的第一道正式令旨便明发天下,宣告了一系列重大人事任命与施政方略。

擢升陈以勤以大学士领内阁枢密台首辅大臣,总揽机要。派遣张雨、赵贞吉前往江南,全权负责变法事宜。委任谭纶、戚继光加紧剿灭东南倭患,务必肃清,等等。

旨意传出,天下震动。朝野上下,无论是真心拥护还是暗中观望,都普遍感觉到一股新的气象,似乎这位年轻的监国太子,真的要涤荡乾坤,有一番作为了。

而曾经搅动风云的杨帆的名字,却未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出现,仿佛已悄然隐退,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九江口岸,商旅云集,人声鼎沸。

杨帆与徐渭、吴承恩信步走在熙攘的街头,耳边充斥着各地商贩、旅客的议论声。

话题的中心,自然是那份刚刚传遍天下的监国令旨。

“听说了吗?太子爷监国了!第一道旨意就罢黜了好些贪官,重用陈阁老、谭军门这样的能臣!”

“是啊是啊,还要在江南继续推行新法,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

“这下有盼头了!说不定这三年,真能万象更新呢!”

“唉,就是不知道那位搅动风云的杨帆杨大人怎么没动静了?听说他在云贵立了大功的……”

“嘘……小声点!

我听京里的亲戚说,杨大人好像……好像惹怒了皇上,被锦衣卫暗中看管起来了!还有人说他意图谋反呢……”

“不会吧?杨大人不是变法功臣吗?”

“这谁知道呢?天心难测啊……”

各种议论,有满怀希望的,也有揣测怀疑的,甚至不乏关于杨帆的离奇谣言。吴承恩听着,不禁摇头失笑,对杨帆打趣道。

“杨先生,看来你的风头,可是比太子殿下还要劲啊。人不在朝堂,这江湖上却处处是你的传说,连谋反的罪名都编排出来了。”

徐渭却笑不出来,眉头微蹙,低声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