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只求速死 的前一句 > 第六百零九章 授人以柄(第3页)

第六百零九章 授人以柄(第3页)

申时行放下手中的信笺,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重与明悟,他缓缓开口,声音打破了沉寂。

“以往,我等总以为朝局艰难,症结在于陛下深居西苑,不理朝政。

如今看来,实在是想得浅了。即便陛下让殿下监国,亲理庶务,这朝局……竟也未见丝毫松动,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锐利起来。

“问题不在皇上是否上朝,而在于这朝堂之上,权臣当道,积弊已深!严家父子把持内阁,党羽遍布要津,盘根错节,已然尾大不掉。

殿下纵有监国之名,若无雷霆手段,拔除奸佞,廓清朝堂,恐怕也难以真正掌控局面,推行新政。依学生浅见,欲解此局,非清除如严嵩这般窃据枢要、蒙蔽圣听的权臣不可!”

张居正静静地听着,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他缓缓点头,肯定了申时行的判断,但随即又将其引向更深的思考。

“汝默能看到这一层,已属难得。

然则,我大明今日之困局,绝非严嵩一人之过。”

他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声音低沉而充满历史的穿透力。

“权臣之患,历代有之。

然我朝之内阁,自永乐年间设立,其权柄之重,与历代丞相虽名异而实近,却又有所不同。

其权非源于制度明文,而在于‘票拟’之权与陛下‘批红’之结合,更在于其接近中枢、参预机要之地位。

严嵩能至今日,亦是多年经营,揣摩上意,逐步蚕食权柄所致。此乃制度之弊与人心之私交织而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他忽然提及杨帆的旧事。

“还记得杨帆那篇《大道祭孔文》吗?其中虽多议论孔孟之道,然亦隐隐触及我朝立国建制之根本。其所论‘大道’,或许亦包含了对这权责不清、易于滋生权奸之体制的反思。

裕王殿下今日监国后所遇之困境,正是我朝此等积弊之集中体现。殿下如今面对的,是一个运转了百余年的庞大官僚体系,以及深嵌其中的利益网络,绝非一两人之事。”

张居正的分析,让众人陷入了更深的沉思。

他回到座位,目光扫过每一张焦虑的面孔,说出了最残酷的现实。

“如今摆在殿下面前的,无非两条路。其一,以雷霆万钧之势,设法控制乃至驱逐严嵩,收回内阁实权,方可真正推行其志。

其二……便是迫于形势,暂时屈服于严嵩,维持表面平衡,但如此一来,朝政必将陷入停摆,你我在此江南所竭力推行之变法事业,亦将寸步难行,最终难免人亡政息。”

想到变法可能夭折,众人脸上都露出愤懑之色。

沉默良久,张居正似乎下定了决心。

他的语气变得异常冷静和务实。

“然则,无论殿下最终作何抉择,远在江南的我们,当下最紧要之事,并非妄议朝政,而是……自保。”

“自保?”

几人闻言,均是一怔。

“不错。”

张居正目光锐利地看向他们。

“严党势大,此刻必睁大眼睛,寻找我等任何错处,以期攻讦。值此风云变幻之际,我等绝不能授人以柄。

从今日起,各部院司衙,立即着手,将各自负责之变法事宜、钱粮账目、人事任免等所有文书档案,重新仔细核查一遍!务必确保滴水不漏,无任何瑕疵可寻。

尤其要注意,以往为求效率而或有变通之处,必须处理干净,绝不能留下任何可能被曲解、攻讦的把柄!”

他语气坚决。

“唯有先保全自身,站稳脚跟,方能等待时机,徐图将来。变法之路,从无坦途,崎岖坎坷本是常态。诸位需有屈有伸之韧性,此刻之退,非为畏缩,实为蓄力。”

他特别看向申时行,嘱咐道。

“汝默,你回到苏州后,需得耐心向当地缙绅士子说明情况。

告知他们,变法乃国策,并非中止,只是因朝中局势,暂作观望,一切待陛下与殿下明示。务必安抚人心,勿使生乱,亦不可令支持者寒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