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让吕芳拿出杨帆的《运朝疏》,再次细看。
吕芳一边取奏疏,一边说道。
“万岁爷,‘本朝以尧舜大道立国’,这话在太祖时期,自然是没问题的。但成祖之后,就不好说了。虽说底子一样,可表面上,总得有些区别。”
嘉靖自然明白,吕芳的话,与他之前在飞玄宫和杨帆聊的内容相关。
他本以为,这些问题,要在几年后,拿下严党,再考虑清流之事。
没想到,严家的势力,远超预期,竟然造出“八牛同死”的谶谣,让百官缙绅,与朱家对立。
他不是开国之君,没有太祖的权威,若是真的闹起来,结局难料。
他再度翻看《运朝疏》,这一次,他看得前所未有的清醒。
严家勾结外力,意图搞霸府,是确凿无疑的。
以前,他还怀疑严嵩的胆子,如今事实俱在,去天坛祭孔,变相祭天,是想改换天命。
而这一切,都源于外力带来的变数。
他扔开奏疏,缓缓站起身,问道。
“吕芳,你见过倭寇吗?你可知,这倭寇,为何总也剿不完?”
吕芳虽常看密报,却无亲身体会,他想了想,说道。
“奴才听说,佛郎机的火枪、火炮、大船,都难对付。而且,海商走私的利润,极高。寻常百姓,走私一趟丝绸,就能赚几百两。暴利之下,有人通倭,也是人之常情。”
两人今日的情绪特别,聊得很舒坦,更像两个老头在拉家常。
嘉靖享受着这种氛围,他说道。
“这,便是倭寇剿不完,严嵩胆子大的原因。这是千年未有之变局。”
吕芳有所领悟,感慨道。
“若严嵩倒向佛郎机,便是数典忘祖!几千年来,从未有中土依附外人的情况!”
嘉靖冷笑一声。
“严嵩,他是想立牌坊,打着圣人的旗号,诓骗天下人。”
吕芳眼神一凛,沉声说道。
“万岁爷,不能让他立住牌坊!”
嘉靖赞同地点了点头。
他走到殿门,猛地拉开门。
“嘎吱——”
一声刺耳的声响,天光涌入,昏暗的大殿,顿时一片光亮。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传来。
“严嵩严世蕃接旨!”
严府内外,近百人顿时懵了,脸上的笑容凝固。
两个身穿青色宫装的太监,站在大门口,再次高喊。
“严嵩严世蕃接旨!”
严嵩、严世蕃虽然诧异,但还是带头跪下,众人也跟着齐刷刷跪了一地,场面瞬间变得肃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