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声道。
“将来还可从缅国南方登陆,与北方明军形成夹击之势,彻底解决莽应龙之患。”
俞大猷闻言,眼中精光一闪。
“大人高瞻远瞩!只是。。。”
“只是眼下变法与清除严党更为紧迫。”
朱翊钧收回目光,语气转为坚定。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这支海军,就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海风骤起,吹散了朱翊钧的话语。演练已近尾声,各船开始收队返航。
俞大猷却仍不满意,大步走向岸边,对陆续靠岸的统领们厉声训斥。
“第三队的炮火配合慢了半拍!第五队的火枪齐射毫无章法!就这水平,如何迎战倭寇?”
统领们低头受教,不敢吭声。
朱翊钧见状,上前劝道。
“俞将军息怒。
这是我大明首次将上等火器大规模应用于海战,能有此成效已属不易。”
俞大猷转身,见是朱翊钧,神色稍缓。
“大人有所不知,海战不比陆战,半点差池都可能全军覆没。”
“将军治军严谨,本官佩服。”
朱翊钧诚恳道。
“但倭寇将至,将士们需要养精蓄锐。不如让他们先休息,明日再练?”
俞大猷沉思片刻,点头道。
“大人说得有理。”
随即对统领们下令。
“都带兵去休息!记住,海战不同于陆战,必须吃饱喝足才有力气搏杀!陈麟!”
一名年轻将领应声出列。
“末将在!”
“加强寨外巡逻,倭寇狡猾,谨防夜袭!”
“遵命!”
天色渐暗,海风转凉。
朱翊钧与俞大猷、郑钦三人走入中军大帐。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三人凝重的面容。
“郑将军。”
朱翊钧看向风尘仆仆的郑钦。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郑钦连忙拱手。
“大人言重了。末将和弟兄们能追随大人推行变法,为百姓谋福,是莫大的荣幸。”
朱翊钧眼中带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