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三天,他们就会上岸。”
朱翊钧握紧拳头,指节发白。
“三天。。。比预计的还要快。
俞将军认为他们会选择哪里登陆?”
俞大猷走到地图前,粗糙的手指在羊皮纸上划过。
“金山卫。
那里水浅滩平,倭寇的小船容易靠岸,而且。。。”
他顿了顿。
“距离华亭只有不到百里。”
“华亭。。。”
朱翊钧眼中带着锐利。
“官营钱庄的丝绸都囤积在那里。”
俞大猷点头。
“正是。倭寇此次来势汹汹,恐怕不仅是为了劫掠,更是。。。”
“政治配合。”
朱翊钧冷冷地接过话头。
“严嵩一党想借倭寇之手,逼迫朝廷让步。”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俞将军,依你之见,决战会在哪里展开?”
朱翊钧问道。
俞大猷毫不犹豫地指向地图上一点。
“华亭与金山卫之间。倭寇必取华亭,而我们。。。”
他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必须在这里截住他们!”
朱翊钧仔细审视地图,忽然问道。
“水寨的船只何时能全部到位?”
“最快也要两天。”
俞大猷叹了口气。
“大明水师早已不复当年。十年前我们还有千艘战船,如今。。。”
他摇摇头。
“能调动的不足二百,最大的也不过四百料。”
朱翊钧眉头紧锁。
“火器配备如何?”
“火绳枪不足百支,性能也不稳定。”
俞大猷面露忧色。
“佛郎机人的战船火炮射程远超我们,一旦遭遇,我军难以靠近。”
“俞将军,我大明战船的远程攻击能力,竟如此薄弱?”
朱翊钧眉头紧锁,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
俞大猷站在他身侧,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