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阁老德高望重,此事非您莫属。”
三人推让间,严嵩目光微闪,给站在不远处的吏部尚书严讷使了个眼色。
严讷本非严家人,却因长期畏惧严嵩,只好硬着头皮上前。
“诸位大人,不如由下官暂代主持?”
严讷声音有些发颤。
裕王眼中带着不易察觉的笑意,点头道。
“如此甚好。”
严讷走到台阶中央。
在明朝,尚书有时只是衔,兼大学士的尚书才是真尚书,无大学士名号的多为虚阶,一部多尚书的情况常见。
上次高拱案后,郭朴被罢,杨帆谦退,徐阶推荐严讷,先任武英殿大学士,后实掌礼部。
“咳咳。”
严讷清了清嗓子,从袖中取出诏书,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追溯洪武以来倭患历史。。。”
诏书内容详述了倭寇之患的由来与大明历代应对之策,特别提到如今倭寇首领大友宗麟被诛,日本义士织田信长请求恢复勘合贸易之事。
严讷声音洪亮,字字清晰,但额角却渗出细密汗珠。
“。。。皇上甚为嘉许,命裕王代为主持款待,昭示天下以义制暴、吊民伐罪之理。”
诏书宣读完毕,广场上一片寂静。片刻后,群臣齐声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炮声骤然响起,十二门礼炮依次轰鸣,震得地面微微颤动。
随后乐工奏起《河清海晏》,曲调高亢悠扬,仿佛真的预示着天下太平。
裕王走下台阶,来到外宾席位前。
日本使者羽柴秀吉立刻起身,恭敬行礼。此人身材矮小,面容精瘦,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活像只机灵的猴子。
“使者请起。”
裕王从侍从手中接过金杯,亲自斟满御酒。
“织田信长诛杀倭寇首领,不仅为大明除害,更为诸国百姓谋福。父皇特命本王敬使者一杯。”
羽柴秀吉——即日后大名鼎鼎的丰臣秀吉——原本是织田家奴,因忠贞机敏得以侍奉左右。
织田派他来明朝,一是因其精明,二是为表诚意。
他原本担忧名义问题,怕回国后遭今川义元等人联合讨伐,听完诏书后已打消大半顾虑。
“小人代藩主叩谢大明天子和裕王殿下恩典!”
他双手接过酒爵,声音洪亮,随后转向满场群臣。
“日本亦受倭患之苦,幕府及义藩屡禁未果。自大友宗麟皈依洋教,倚其为爪牙,倭患更烈十倍。织田信长久欲除之,今大功告成,特上告大明天子及众贤臣。因藩国简陋、礼数不周,望请恕罪。”
这番话条理清晰,措辞得体,徐阶与李春芳对视一眼,均露出赞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