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作为钦差兼文渊阁大学士,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
“胡大人呢?”
朱翊钧环顾四周,没看到主帅胡宗宪的身影。
戚继光上前行礼。
“回大人,胡帅身体不适,在帐中休息。”
朱翊钧微微皱眉。
“带我去见他。”
胡宗宪的营帐内,这位抗倭名将正对着地图发呆,脸色确实不太好。见朱翊钧进来,他勉强起身行礼。
“胡帅不必多礼。”
朱翊钧扶住他。
“战事如何?”
胡宗宪苦笑。
“托大人的福,军饷充足,将士用命。倭寇已被围困在台州湾一带,歼灭只是时间问题。”
朱翊钧注意到胡宗宪眼中的忧虑。
“胡帅似乎还有顾虑?”
胡宗宪摇头。
“可能是下官多虑了。总觉得倭寇这次败得太容易。。。”
朱翊钧心头一紧,这与他的预感不谋而合。
离开胡宗宪的营帐后,戚继光带着朱翊钧和吕坤巡视军营。
士兵们士气高昂,装备精良,尤其是那些特制的长枪,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火器配备如何?”
朱翊钧问道。
戚继光回答。
“因军饷充足,新增了三十门佛郎机炮,火铳也补充了五百支。不过相比冷兵器,数量还是有限。”
朱翊钧点头,继续视察。军营布置得井井有条,防御工事坚固。从表面看,歼灭被围倭寇确实十拿九稳。
但当他走到高处,俯瞰整个战场布局时,那种不祥的预感更加强烈。
“戚将军。”
朱翊钧突然问道。
“从去年开始,倭寇数量可有变化?变法后又少了多少?”
戚继光略作思考。
“回大人,去年此时,沿海倭寇约有五万之众。变法后,小股倭寇纷纷解散,现在剩下的不足两万。”
“那此刻被围的倭寇中,浪人、高丽人和海盗各占多少?”
朱翊钧追问。
戚继光自信地回答。
“这些都是死硬分子,在沿海掳掠至少十年以上。九州人约两千,高丽人一两千,海盗和山贼最多,都是纵横十余年的悍匪。”
朱翊钧眼睛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