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规范。”
朱翊钧突然打断他,眼中带着异样的光芒。
“我要建立一套国际法,规范各国贸易行为。”
两位将军愣住了。
“官私并行。”
朱翊钧越说越快,思路愈发清晰。
“官方通过织造局、官营钱庄参与,民间则审核颁发牌照。日本、朝鲜若想贸易,就必须遵守我的国际法!至于佛郎机人。。。”
他眼中寒光一闪。
“不入乡随俗,就剿灭!”
俞大猷震惊地看着年轻的皇帝,仿佛第一次认识他。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变法。”
朱翊钧冷静下来。
“必须尽快平衡产业,扎稳基础,才能对海盗模式形成优势。届时各国看到好处,统治者自然会有信心对抗那些离心势力。”
李文进激动道。
“大人圣明!必要时,我大明还可出兵帮助邻国恢复秩序。”
“正是此理。”
朱翊钧点头。
“当各国进入正轨,跨国势力就失去依附,只剩下军事对抗。而打仗。。。”
他看向俞大猷。
“正是我大明的强项。”
俞大猷突然跪倒在地,声音哽咽。
“大人。。。我抗倭三十载,今日终于看到希望!”
“探子从平户传回消息,九州岛诸藩的倭寇头目已发布征募令,连北方的浪人武士都在南下集结。”
“果然。。。”
朱翊钧的手指在案几上敲击,节奏越来越快。
“他们这是要我注一掷了。”
俞大猷起身,从怀中取出一卷密信。
“据查,这次倭寇征募的规模前所未有。肥前、肥后、萨摩三地的大名甚至开放了武器库。”
朱翊钧展开密信,烛火将纸上的墨迹映得忽明忽暗。
他的目光在”三千武士”“铁炮五百”等字眼上停留,喉咙发紧。
“他们恨我入骨啊。”
他突然轻笑一声,将密信放在烛火上点燃。
“我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自然要拼死一搏。”
俞大猷眉头紧锁。
“大人,沿海卫所的情况比宣大复杂得多。
戚将军在台州虽然围困了倭寇主力,但。。。”
“但卫所已经烂透了,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