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坤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明白了朱翊钧的用意。
这是要把功劳分出去一部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几天后,案子终于办妥。
这天晚上,朱翊钧正在家中书房审阅文书,忽听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朱七求见。”
管家在门外禀报。
朱翊钧眉头一挑。
“让他进来。”
朱七是朱翊钧安插在锦衣卫中的心腹,专门负责一些隐秘调查。
此时深夜来访,必有要事。
朱七匆匆进门,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大人,查到重要线索了!”
“哦?”
朱翊钧放下手中的笔。
“坐下说。”
朱七却没有坐下的意思,而是凑近低声道。
“魏良弼在卢沟驿包了一个粉头,被赵文华追上杀了。”
朱翊钧眼中精光一闪。
“继续说。”
“那书童侥幸不死,跑回京城,躲在月潭寺。”
朱七继续道。
“属下的人找到了他,拿到了魏良弼的包袱。”
“里面有什么?”
朱翊钧身体微微前倾。
“全是串连煽乱的证据!”
朱七激动地说。
“还有严世蕃名下通海钱铺的票根,涉及的官儿、缙绅、山长多达四十多人!”
朱翊钧猛地站起身,眼中带着兴奋的光芒。
“好!好极了!”
他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脑中飞速思考着这些新线索带来的可能性。
严世蕃,严嵩的儿子,这个牵扯可就大了。
“书童现在何处?”
朱翊钧停下脚步问道。
“还在属下的人手中。”
朱七回答。
“大人要见他吗?”
朱翊钧摇摇头。
“不,先不要打草惊蛇。把人带到朝天观保护起来,确保人证物证俱在,让赵文华无处可逃。”
“属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