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在明日早朝上奏此事。你。。。好自为之。”
朱翊钧深深一揖。
“多谢阁老。”
看着朱翊钧离去的背影,徐阶喃喃自语。
“这朝堂,怕是要变天了。。。”
傍晚时分,蓝道行在众道士的簇拥下,缓步走向皇宫。
他身着紫色法衣,手持拂尘,面容平静如水。
“师父,听说今日朝中又有风波。”
一个年轻道士小声说道。
蓝道行微微摇头。
“慎言。”
年轻道士立刻噤声。
蓝道行抬头望向渐暗的天空,眼中带着复杂的神色。
他想起了那个叫朱翊钧的年轻人,那个敢于挑战权贵的愣头青。
“尧舜之世加上卫鞅之法。。。”
蓝道行轻声自语。
“理想很,现实很骨感啊。”
身旁的道士们面面相觑,不明白师父为何突然说这句话。
蓝道行不再言语,继续向前走去。宫门近在咫尺,那里是权力的中心,也是风暴的源头。
他知道,明日早朝后,这京城的天,怕是真的要变了。
“朱翊钧。。。”
蓝道行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嘴角竟浮现出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股疯劲儿,倒是有趣。”
。。
紫禁城内,斋宫前的广场上香烟缭绕,一百零八盏长明灯在风中摇曳,映照着嘉靖皇帝那张肃穆的脸。
他头戴九梁芳冠,身着玄色道袍,手持玉圭,在三十六名道士的诵经声中缓步登上三层高的祭坛。
“陛下,吉时已到。”
吕芳躬身提醒,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
嘉靖微微颔首,面向北方三拜九叩。
他的动作不苟,仿佛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国运。
祭坛下,文武百官屏息凝神,只有道乐声在广场上回荡。
斋醮仪式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嘉靖皇帝头戴芳冠,身着绣有八卦图案的道袍,手持玉圭,在香烟缭绕中向三清神像行三跪九叩大礼。
他的动作不苟,额头几乎贴到冰冷的大理石地面。
“陛下心诚,必得上天垂怜。”
吕芳站在一旁,低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