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转身,眼中带着锐利的光芒。
“若倭国统一,新统治者必会严控海防,倭寇自然断绝。”
吕坤恍然大悟。
“大人是想扶持织田信长统一倭国?”
“不错。”
朱翊钧点头。
“本官打算给他几百只火枪,助他平定倭国。”
“可若他强大后反成祸患。。。”
吕坤忧心忡忡。
朱翊钧大笑。
“无妨!若织田信长不行,还有德川家康。倭国弹丸之地,纵使统一,也难与我大明抗衡。”
回杭州的路上,马蹄声在官道上回荡。
朱翊钧与吕坤并辔而行,夕阳将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大人,下官还是担心。。。”
吕坤欲言又止。
朱翊钧勒住马缰,转头看他。
“担心什么?”
“严家若知道我们通倭。。。”
“不是通倭,是治倭。”
朱翊钧纠正道。
“此事机密进行,以按察使衙门名义调兵护送,不会走漏风声。”
吕坤仍不放心。
“那织田信长真会如大人所愿?”
“试试便知。”
朱翊钧扬鞭策马。
“回府后,本官即刻写信。”
回到杭州府邸,朱翊钧径直走向书房。
他铺开一张上等宣纸,蘸墨挥毫。
“织田信长阁下。
久闻阁下雄才大略,有布武天下之志。本官在大明变法图强,亦遇重重阻碍,深知改革之艰。。。”
写至此处,朱翊钧笔锋一顿,思索片刻继续写道。
“九州诸藩纵容浪人侵扰我朝海疆,朝鲜南道亦混乱不堪。若阁下有意,可来江南一晤,共商大计。。。”
信末,朱翊钧盖上了自己的私印。
他将信装入锦盒,又取来一支精制的火铳,一并放入。
“吕兄。”
朱翊钧唤来吕坤。
“去织造局拨三万匹丝绸,再取五万两银票。以按察使衙门名义,调二十兵丁,将这些东西送到台州大营,交给王儒贤。”
吕坤接过锦盒,仍不放心。
“大人,此事当真稳妥?”
朱翊钧拍拍他的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