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心中冷笑,面上却春风满面。
“两位大人言重了。边关多事,难免有些宵小之辈兴风作浪。”
他的目光扫过站在后面的李宠。
这位指挥使面色如常,甚至还能挤出笑来,完全看不出丧子之痛。
杨帆心中暗凛:此人城府之深,当真可怕。
“大人一路劳顿,下官已在府中备下薄酒,为大人接风洗尘。”
杨选热情地邀请道。
杨帆知道这是面子上的功夫,但为了照顾各方情绪,还是欣然应允。
“那就叨扰了。”
宴席上,杨选当众宣布恢复麻禄的参将职位,杨帆也顺势表示让欧阳安等八人回城。
酒过三巡,宾主尽欢,一切恩怨似乎都已化解于无形。
只有杨帆注意到,李宠在敬酒时,指尖发白,那是握杯过紧的表现。
回到华严寺的住处,杨帆终于松了一口气。多日来第一次,他能够安稳地睡上一觉。
但次日天刚蒙蒙亮,他就起身开始部署。
“大人,兵部的后勤队已经到了,铁锅等物资都已运入城中。”
亲卫禀报道。
杨帆点点头。
“传令下去,让右卫驻扎在北城,重点防守北门一带。”
“是!”
上午,杨帆在巡抚衙门会见了其他十二卫的参将、副参将。
这些将领大多面色恭敬,言辞谨慎。
杨帆心中了然:这些人多是严家党羽,但大多持中立态度,谁强就靠向谁。如今朝廷态度明确,他们自然不敢有二话。
“杨大人,我卫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加强了东城防务。”
一位参将恭敬道。
杨帆微笑颔首。
“有劳将军了。边关安危,全赖诸位将士。”
走出衙门时,杨帆抬头望向北方阴沉的天空。
他心中估算着:现在大约有了六七分把握。
但最关键的是马芳、李文进、王崇古那边的消息。
“大人,麻将军派人来报,说在小石山一带发现一支三四千人的马队踪迹。”
亲卫匆匆赶来禀报。
杨帆眼睛一亮。
“可探明是谁的部队?”
“还不确定,但看装束像是我们的边军。”
杨帆心中一动:莫非是马芳他们?如果他们能拖延和扰乱俺答的部署,就能为大同争取更多准备时间。
而在代王府。
朱廷埼站在湖心亭的栏杆旁。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