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只求速死 的前一句 >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三线开战(第2页)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三线开战(第2页)

“倘若陛下明发圣旨,承认了佛教在倭国的地位,将来殿下就藩倭国,恐怕也不好针对倭国的佛教。”

杨帆望着金刚理禅师离去的方向,道:“金刚理禅师清楚,南北朝覆灭天皇的道统必定保不住,他当不了天皇,更不会被封王。”

“与其追求一个虚妄的名头,不如成为倭国僧人的领袖,到时候佛教遍布倭国各地,他的地位与权势,可比怀良亲王那种强多了。”

李景隆闻言勃然大怒,道:“亏我方才还在夸赞他,原来金刚理禅师打了这个念头?”

李景隆差一点被金刚理给骗过去,“那方才大人为何还答应他,会请奏陛下下旨?”

杨帆闻言轻叹口气,道:“要攻陷倭国,就得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力量,金刚理在南朝之内党羽不少。”

“有金刚理帮我们,能兵不血刃取得筑后等地,意义重大,不妨给他一点甜头尝尝。”

至于平定倭国之后,杨帆有的是手段,对付这个道貌岸然,实则满心算计的老和尚!

洪武二十八年,九月上旬。

李景隆领兵前往筑州东北,与长门的足利直冬,开始了著名的“长门海湾之战”。

长门海湾之战,李景隆领军将近六万人,而足利直冬也统御了六万南北朝联军。

长门海湾狭窄,双方于这绞肉机一样的地方,开始了漫长的对峙与消耗。

同月,杨帆命沈炼领本部人马,加上一万义军,进军筑后,与怀良亲王交战。

杨帆自领明军五军营五万精锐,挺进丰前,与足利义嗣、山名氏清等老对手交战。

九月上旬到九月中旬,李景隆于长门海湾与足利直冬交战三场,胜两场,败一场。

足利直冬不愧是北朝猛将,面对气势如虹的明军毫不怯战,亲自登临一线。

加上水战非李景隆所长,所以在足利直冬的手中吃了亏,败了一阵,双方各有死伤。

长门海湾之战,注定是一场拉锯战,而杨帆于丰前,才是针尖对麦芒地激战。

足利义嗣、山名氏清等人,在丰前补充兵源之后,重整旗鼓,于丰前迎战明军。

丰前,又名丰州,素有“九州门户”之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如果说筑州是进入倭国的门户,那丰州就是进入九州的门户。

丰州的守护主官,名为大内义弘,此人是北朝的一员勇将,也是整个倭国西海道赫赫有名的大将。

大内义弘整备人马,将整个丰州可用的两万兵马全部整合起来,加上足利义嗣等人带来的两万多残兵,重新聚合。

大内义弘还向足利义满请命,请足利义满任命他为整个丰州的指挥者。

在军权上大内义弘要彻底掌握主动,无论是公子足利义嗣,还是重臣山名氏清,都要听他调派。

足利义满给予了大内义弘信任,足利义嗣等人都归大内义弘调遣,不过,军政大事,需要与山名氏清一起商议。

一来,山名氏清是足利义满心腹爱将,本事不差;二来,防止大内义弘大权独揽,万一大内义弘倒戈,丰州可就完了。

大内义弘掌控兵权后,给予足利义嗣、伊藤波、松岛一、安倍青,各五千人。

命小岛进与渡边胜率领他们手中的人马,负责后勤粮草辎重的运输,剩下的两万人精锐,由大内义弘亲自掌管。

大内义弘虽然是武将,但脑子灵活,他也看出来小岛进与渡边胜贪生怕死。

这样的人上了战场不光靠不住,还会“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不如去后勤运送辎重靠谱。

另外,大内义弘亲自掌管的两万人,乃是四万人里面优中选优的精锐,其余四人率领的两万人,战力远不如他手下的精兵。

大内义弘的行径固然引得足利义嗣不满,但足利义嗣的不满并未影响这个过程。

九月中旬,辽东五军营与大内义弘麾下军队,交战于丰前的企救郡,小仓。

大内义弘敢于离开城池,于小仓野战,出乎杨帆的预料,连休息都没有休息,便与之交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