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畠显信第一个站出来质疑,道:“不可能,北朝已经决定与我南朝议和,怎么会做出这种事?绝对不可能!”
北畠显信位高权重,身旁有一群拥趸,他一开口立刻有不少官员站出来赞同。
“北畠大人所言有理,北朝上一次使团被杀就蹊跷,这次我南朝使团也被杀,其中恐怕有阴谋。”
“天皇陛下,臣觉得,这是不是明军的阴谋?蓄意破坏我南北朝的联盟?”
“北朝与我南朝议和,很有诚意,臣认为北朝不会做背信弃义之事,其中一定有误会。”
名和长年听着众人的议论,脸色有些难看,他差一点死在了北朝人手里,结果朝中的这群家伙,却在说风凉话。
名和长年当即向后龟山天皇行礼,道:“陛下,臣绝对没有看错,伏击我们的就是北朝人,何况明军远在大海那边,怎么动手?”
后龟山天皇有些犯难,从内心讲,他在听说杀人的是北朝之后,就不想报仇了。
北朝强势,屡战屡胜,南朝拿什么与人家拼?
可名和长年是他的重臣,自己若是就此罢休,恐怕会寒了名和长年等人的心。
后龟山天皇左思右想,最后想出了一个折中之法:暂停与北朝议和,彻查此事!
后龟山天皇欲找出居勇山袭击名和长年的真凶,就算找不出真凶,也不能将此事归咎到北朝头上,如此,尽管议和会被拖慢,但议和这件事总归是能推行下去的,不会夭折。
后龟山的处置方法,也算稳住了所有人,而就在南北朝议和暂停的时候,明军,已经蓄势待发!
高丽行省,庆尚道,金州。
皎皎明月,一片星光散落于海面,杨帆、李景隆、瞿能,以及王图、庞英等登临一艘大船之上。
杨帆赞叹道:“才几年光景?我辽东水师,竟也能造出这般大船来,壮哉!”
数年前,杨帆曾向朱元璋请命,于辽东湾设立辽东水师,为以后攻伐倭国做准备,从那之后,大明就有了巢湖水师、备倭水师,以及辽东水师三支水师。
然而世人大多知晓备倭水师与巢湖水师的威名,却很少知道低调的辽东水师。
也不奇怪,巢湖水师在朱元璋起兵之后不久,便成为其麾下力量,战功赫赫。
备倭水师经常清剿倭寇,在沿海一带很有名气,唯独辽东水师位于偏远的辽东,声名不显。
燕王朱棣攻取安南,巢湖水师由俞祖率领,协助朱棣攻取安南,备倭水师则在沿海,负责保证从沿海到倭国的大明军队补给线,故能随着杨帆一起进攻倭国的,就是辽东水师。
辽东水师的数量并不算多,将士上下一共有三万人,大船二十艘,小船三十五艘,再加上高丽本地的船只大小三百余艘,运送明军进攻对马岛,是绰绰有余。
负责辽东水师的是辽东都司都指挥佥事吴亚夫,为了辽东水师,吴亚夫没少费心力。
李芳远率军进攻耽罗岛的时候,辽东水师亦从旁协助,积累了不少水战经验,吴亚夫还根据杨帆的指点,经常举行水师演习,保证辽东水师的战力。
此刻,吴亚夫满脸笑容,如数家珍地说道:“大人,我辽东水师与辽东军器局的各位大匠频繁接触,如今,已经成功在二十艘战船上,安装了洪武大炮!”
“每一艘战船侧翼,皆有三门洪武大炮,后方还有排杆,实战之中威力无穷!”
李景隆走到战船边上,往下望去,不由得调侃道:“我说吴大人,这洪武大炮一开动,船只能受得了么?”
吴亚夫连连点头,解释道:“能!军器局的匠人们特意在船只露出炮口的位置做了木头与棉花、皮革等物塑造的缓冲装置……”
吴亚夫一说起这些来就滔滔不绝,好一会儿才结束。
杨帆眺望倭国对马岛的方向,道:“杜臻来信,倭国南北朝的议和暂时停了下来,不过,南朝的后龟山天皇已经对我们起了警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