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微微颔首,轻声说道:“海贸走私之严重,的确触目惊心,好在我们醒悟得还不晚,朝廷已经在着手整治。”
顿了顿,杨帆问道:“关于运送粮草,往高丽去这件事,辽东百姓的反应,应当不小吧?”
输送粮草去高丽,就等于变相增加赋税,辽东的百姓有情绪,实属正常。
刘伯温抚须,道:“辽东百姓对此事倒也来联名上书了两次,不过,都被安抚了回去,大人向朝廷请命,减免了战后三年赋税,对辽东百姓来说,便是补偿。
何况辽东参军的兵卒军饷充足,抚恤金也丰厚,辽东百姓自然不会大闹起来。”
杨帆与众人推杯换盏,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琏轻声说道:“大人,今日晋王殿下已经数次来信,询问我辽东何时出兵呢。”
晋王朱棡?
说起朱棡,杨帆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他还奇怪朱棡到了高丽,怎么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李景隆笑着说道:“晋王殿下怎么如此着急?难道是在高丽待得无聊了?”
刘琏大点其头,说道:“李大人猜对了,晋王殿下在高丽,忙于整顿军务,重修高丽兵制,忙得不亦乐乎。”
朱棡以前当闲散王爷的时候,以脾气暴躁、喜怒无常著称,经常鞭打仆从,到了高丽后,初期也闹腾过几次,不过,因为有巡察御史,以及任亨泰、吴观玄等人的规劝,有所收敛。
后来,朝廷对高丽行省兵制改革的政令到了高丽,朱棡才算找到了发泄精力的渠道。
高丽承袭唐制,兵制以及社会经济体制都与大明不同,要改革阻力不小。
朱棡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华——杀人,将阻碍改革的高丽省中的顽固分子杀了一批又一批。
然而,想要完成高丽的变革,光靠杀人不成,还得持之以恒地勤政,朱棡便在任亨泰、吴观玄、卢庚、黄东等文臣武将的辅佐下,治理高丽。
从前朱棡从未认真做这些,这样忙碌了两年,他反而开始乐在其中,将高丽行省治理得有模有样,就等着杨帆大军一到,踏平倭国。
杨帆笑着调侃道:“晋王殿下去高丽就藩,算是去对了,他日踏平倭国,晋王殿下有大功,哈哈哈!”
洪武二十八年,三月。
杨帆返回辽东后不久,辽东三大营便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发,只待从大明各地抽调来的徭役抵达,就可出征。
征伐倭国以辽东军为主力,高丽行省明军为辅,而随行的徭役则要从大明各省抽调,休看辽东军三大营上下的人马就十二万,但徭役却募集了二十万。
如此多的人马调度,也幸亏大明在国力的上升时期,放在后世是不可想象的。
倭国,对马岛,三月初。
夜里的海风吹拂着杜臻的脸颊,他吊儿郎当地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本册子。
“白银、玉石足量足份,你们要的盐、粮食、兵器也都检查过了,这单交易,两清。”
杜臻说完将册子往桌子上一拍,目光落在桌子对面的汉子身上,那汉子贼眉鼠眼满脸奸猾样子。
“渡边胜,你出去打听打听我松下真的名声,对马岛上做生意,我一向讲信义,可你要找事儿,别怪我翻脸!”
杜臻的声音发冷,守在四周的属下也纷纷按住兵器,随时要出手的样子。
渡边胜满脸堆笑,连连摆手,解释道:“松下老弟误会了,你的路子广,货也好,我的意思是我们要扩大交易。”
杜臻装作浑不在意的样子,道:“扩大交易?渡边兄,就你这点儿交易量,再扩大能扩大到哪里去?”
渡边胜抬起手,伸出手掌,道:“五倍!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五倍交易,银子、玉石我们都能稳定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