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虎视眈眈,大战一触即发,就在这紧张的时刻,一队来自鞑靼的使团,抵达忽兰忽失温。
鞑靼太傅左丞相也孙台送来书信,希望能拜会大明的征虏大将军李景隆。
有道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虽然两军打生打死,但这使臣还是要叫的。
忽兰忽失温,明军大营。
也孙台率领十余人的使团,在徐辉祖的带领下走进明军大营,就见明军的大营齐整、军卒精气神十足。
时不时还能听到明军士卒操练的声音,中气十足,声音震天响,令人侧目。
也孙台身后跟随的使团成员,都是面色苍白,尤其是见到一队队精锐的大明兵卒的时候,吓得双腿颤抖。
徐辉祖将一切看在眼中,笑着对也孙台说道:“也孙台大人,我明军可精锐否?”
也孙台主动在请求见李景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也孙台多半是来求和的,故李景隆让徐辉祖领着也孙台,看一看大明的精兵强将,让也孙台心里有数,现在的鞑靼,没有与大明谈判的资本!
也孙台微微一笑,说道:“明军自然是精锐,盔明甲亮气势如虹,不过我鞑靼精锐勇士也不差,我家大汗也在厉兵秣马,我鞑靼勇士也做好了玉石俱焚的准备,不惧怕任何人!”
也孙台输人不输阵,嘴上说得漂亮,不过话说得再漂亮,也无法改变两国、两军的差距。
尤其是到了中军帐前这一段路,两侧站着手持长枪的明军精锐,日光下,甲胄闪亮,兵甲如林。
也孙台见惯了大场面,也不禁心里一沉,他很快定了定神,往前走去。
也孙台能保持镇定,但是其他的使团成员往左面看看,再往右面看看,都是心惊肉跳。
他们就像是案板上的鱼肉,任凭人宰割,一旦人家要杀他们是举手之间的事情。
到了中军帐前,徐辉祖高声道:“启禀大将军,鞑靼来使抵达!”
“请鞑靼使臣进来!”中军帐内传来李景隆的声音。
也孙台与徐辉祖一起入军帐,进去之后也孙台心脏抖了抖,这军帐里面的场面也不输于外面。
虽然没有什么刀兵存在,但是明军的重要将官都在这里,且一个个目光灼灼。
尤其是大明的主将李景隆,他实在太年轻了,其他的将官年纪也都不大。
也孙台心里哀叹一声:大明国力强盛,英才层出不穷,还都是这么年轻的人,日落西山的瓦剌与鞑靼,拿什么与大明比拼?
也孙台心里是这般想的,但表面上,他还是在维持体面,与李景隆见礼,道:“鞑靼太傅左丞相也孙台,代表我家大汗,出使到此,拜会李将军。”
李景隆上下打量也孙台,片刻后李景隆挥挥手,道:“也孙台大人客气了,来人,给也孙台大人看座!”
也孙台微微颔首,又与李景隆寒暄了两句,说道:“老朽入军营后,见明军正在操练,厉兵秣马,不知所为何事?”
也孙台明知故问,李景隆便陪着他演下去,说道:“我大明与鞑靼,数年来打过不少仗,我李景隆欲毕其功于一役,彻底结束纷争!”
也孙台闻言沉默片刻,说道:“李将军有宏图壮志,老朽佩服,但我鞑靼可不是小猫小狗,岂能李将军说怎么样,就怎么样?我鞑靼大汗与鞑靼的文武官员,正在整军备战,明军要击溃我鞑靼,可不容易,损兵折将是少不得的。”
顿了顿,也孙台说道:“何不你我两军休战,两国修好,也免去了刀兵之苦啊?”
也孙台终于说到了今日来的真正目的,他的意图不出李景隆等人所料。
耿瓛轻笑一声,说道:“也孙台大人,你这口气真不小,休战?我大明精锐灭你鞑靼指日可待,为何要与你们休战?”
也孙台闻言并未气恼,道:“这位将军莫急,老夫还未说条件,等老夫说完我家大汗的条件,这位将军听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