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综第一美人只求速死 > 第六百零八章 亲笔修书(第1页)

第六百零八章 亲笔修书(第1页)

严世藩的指控极为严厉,直接将“破坏祖制”、“擅权自专”甚至“奸臣”的帽子扣了下来,更是隐隐暗示徐阶是在误导裕王,其心可诛。

这番言论让在场所有大臣都悚然一惊,平台上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裕王听着这激烈的交锋,尤其是严世藩那毫不掩饰的威胁与指责,一股怒火混合着巨大的困惑和无力感猛地冲上心头。

他原本以为监国便是代父行政,拥有无上权威,可现实却是在这平台之上,他甚至连如何安排变法事务的主导权都无法自主,需要眼睁睁看着臣子们为此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互相进行如此恶意的攻讦!

一个更可怕念头不受控制地涌入他的脑海:难道我大明朝的皇帝,实际上并无乾纲独断之实权?一切政令皆需经由内阁?

那这皇帝与这监国,究竟算是什么?仅仅是盖印的傀儡吗?他不由得回想起父皇这些年深居西苑,是否也是因为厌倦了与这些文臣无尽的拉扯与博弈?

他甚至开始怀疑,太祖皇帝废除丞相,永乐皇帝设立内阁,这套制度……这套立国之道,是否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才导致今日君权如此旁落,臣权如此嚣张?

若皇帝无法真正掌控朝局,那这江山社稷,究竟是谁家之天下?

“不!绝不可以!”

裕王在心中无声地呐喊,一股寒意沿着脊椎爬升,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强烈的恐惧和更强烈的决心。

“孤绝不能成为亡国之君!绝不能眼睁睁看着权力从手中流失!必须想办法,必须将这群臣的权力压下去!”

决心虽下,现实的困境却冰冷而坚硬。

他只是一个刚刚开始监国的太子,根基浅薄,面对的是盘根错节、掌握了朝廷日常运作程序的庞大文官集团,尤其是严嵩这样老谋深算、党羽众多的首辅。

他该如何做?像太祖皇帝那样动用酷刑重典?他无人可用。像永乐皇帝那样依靠宦官?他更无此心腹。

他感到自己仿佛被困在一张无形的大网之中,空有监国之位,却难以施展。

就在这时,严嵩见气氛过于紧张,儿子的话又说得太重,终于开口试图打圆场,他咳嗽一声,语气放缓。

“世藩,不得无礼。徐阁老亦是为国事筹谋,只是见解不同而已。殿下,老臣以为,变法之事千头万绪,确需慎重。

无论机构如何设置,总需殿下圣心独裁。今日诸位臣工皆已尽抒己见,不如容后再议?”

但裂痕已然出现,气氛已被破坏。裕王看着严嵩那看似公允、实则一切尽在掌握的神情,再看看严世藩那倨傲不服的眼神,以及徐阶等人凝重而无奈的表情,感到一阵深深的厌倦和疲惫。

他意识到,今天的争论不会再有任何结果了。

他无力地挥了挥手,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倦意。

“罢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吧。孤有些累了。你们都跪安吧。”

说完,他不再看群臣各异的神色,率先起身,转身走向殿内,留下一个略显孤独和迷茫的背影。群臣面面相觑,沉默地行礼告退。

许多人心中都对这位年轻的监国生出了同情,但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这大明朝做皇帝,尤其是想做一位有为之君,实在是难如登天。

当晚,玉熙宫精舍内,嘉靖皇帝听完了今日平台召对的详细汇报,包括每一句激烈的对话和裕王最后那疲惫的反应。

吕芳侍立在侧,看着闭目沉思的嘉靖皇帝,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许多年前的旧事。

他低声感慨,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唏嘘。

“主子爷,老奴还记得当年……您初登大宝之时,也不过十四岁年纪。

杨廷和率领满朝文武,跪在宫门外,以去就相逼,非要您过继给孝宗皇帝为子,不认兴献王为父……那场面,真是……”

嘉靖皇帝的眼皮微微颤动了一下,没有睁开眼,但呼吸似乎沉重了几分。

那段记忆,是他帝王生涯中最深刻、也最屈辱的开端。

杨廷和等大臣企图通过“大礼议”之名,从根本上否定他继承皇位的法统独立性,要将他变成弘治皇帝法理上的儿子,从而便于他们继续掌控朝政。

那时他势单力薄,几乎被逼入绝境。

吕芳继续道。

“您当时坚决不从,甚至退到南郊,以示决绝。若非后来皇太后出面转圜,加上一些科道官员的暗中支持,局面真是难以想象……

后来,您力排众议,启用张璁、桂萼等一批新人,与他们据理力争,一步步站稳脚跟,最终在追尊生父为皇考、生母为太后这件事上,彻底与杨廷和摊牌,才算是真正坐稳了这江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