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综第一美人只求速死 > 第五百九十一章 鼓舞士气(第3页)

第五百九十一章 鼓舞士气(第3页)

他认为若能征募几万义勇,或许能保住性命,于是调动了全城衙役,征用不少民夫,让他们分成小队,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向乡下进发,开始选兵。

杨帆见沐朝弼面露鄙夷,便对刘彰宽说。

“刘大人,这样还不够。要为其增添威势,以鼓舞士气。”

随后,他让李贽带三百人火枪队过来。三百名火枪兵背着青布包裹的火枪,虽然人数不多,但因待遇优厚且久历战阵,隐隐透出大军的气势,与寻常卫所兵丁截然不同。

杨帆命令火枪兵三人一组,护卫刘彰宽的征募队下乡选兵,并询问他们是否记得军纪,众兵士齐声回应。

“记得!”

紧接着,一阵浑厚的军歌声响起,歌词直白地唱出了大明官军来自百姓、保家卫国、不做家丁部曲、团结一心等信念。

“我等生于田亩间,长于市井中,

父老乡亲,皆我骨肉,

家国危难,匹夫有责,

不为私利,不为家丁,

只为大明,只为百姓,

团结一心,共赴国难!”

军歌声中,三百名火枪兵迅速分成一百组,有序地归入刘彰宽的征募队,动作丝毫不乱。

他们步伐整齐,歌声嘹亮,所过之处,百姓无不侧目。

众指挥使从未见过这样的官军,也未听过如此军歌,不禁面面相觑。

他们所带的卫所兵,多是世袭军户,军纪松散,士气低落,与眼前这支火枪队,简直是天壤之别。

沐朝弼见状,顿觉脸上无光。

他觉得这军歌通俗易懂,精准道出普通士兵的心态,懊悔自己未能想到,同时又对歌词中“不当家丁、不讲资历”的内容感到异样。

因为这与他所带官军讲究忠义、等级,盛行部曲化、家丁化的风气截然不同。

他心中隐隐感到不安,这杨帆,究竟想做什么?

众将都是卫军出身,征战多年,却第一次见到如此朝气蓬勃、质朴刚健的军阵,纷纷将目光投向杨帆。

杨帆则淡然表示。

“这就是大明百姓的子弟兵。“

杨帆深知自己的根基在百姓之中,一路来到云贵,沿途各省多有听闻江南变法之事。

进入云贵后,官场对此虽绝口不提,民间却早已成为街巷村落间的谈资。

此次以“大明军师杨帆”的名义征募义勇,自然吸引了众多少年前来。

还未到正午,选兵台周围就已聚集了五六千人。

杨帆请游居敬以巡抚的身份主持选拔,规定只要是身强力壮、朴实勇敢的人,都能选为义勇,而那些浮浪子弟则一律不予录用。

午后稍作清点,已录取三千多人。游居敬十分高兴,当即再次派人下乡继续征募。

不过,杨帆发现了一个异常情况。

这里的少年除了衣衫褴褛,每个人身上都透着一种莫名的颓唐之气。

说他们抑郁,却又个个显得颇有精神;

但要说他们神气十足,每个人脸上又带着几分自嘲的颓色,仿佛深陷某种泥潭无法挣脱,久而久之便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凭借经历江南变法后对世道人心的敏锐洞察力,杨帆判断这些少年应该是缺乏希望、没有盼头,即便精力充沛,也早早变得颓唐虚无。

杨帆与李贽聊了一会儿后,决定一同下乡查看。午后,两人深入乡邑,走访了几个村落。

李贽感慨此地人心沦丧已久,即便采用江南的变法办法,恐怕也难以让局面好转。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