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综第一美人只求速死 > 第五百八十六章 受益者(第1页)

第五百八十六章 受益者(第1页)

“我此行前来,本就是为查访民情。你若有什么冤情,但说无妨。”

柏友荣见状,想到这或许是道出冤情的唯一机会,当即单膝跪地,声称有天大冤情要讲。

“杨大人,小人有天大冤情,要向您禀报!”

柏友荣的声音,带着颤抖。

杨帆让他起身坐下细谈,柏友荣定了定神,脸色愈发抑郁发青,缓缓道出往事。

他自幼从军,曾在征讨安南莫登庸时,担任前任黔国公沐朝辅的亲卫,因护驾有功,晋升游击。

谈及沐朝辅的弟弟沐朝弼,柏友荣怒不可遏,痛斥其品行不端。

“那沐朝弼,简直是禽兽不如!”

柏友荣愤愤不平地说道。

柏友荣沉浸在回忆中,神情时而义愤,时而惊骇,时而悲痛。

“我那老侯爷,英年早逝,倒也罢了。可他的两个年幼的儿子,沐融、沐巩,也相继夭折,一个三岁,一个四岁!最终,这爵位,竟落到了沐朝弼的手中!更令人发指的是,他还霸占了嫂子!”

说完这些,柏友荣满是绝望与悲哀。

杨帆与在场的李贽听闻此事,都惊愕不已。

他们同时也深深钦佩柏友荣的忠义,杨帆起身向他深揖致意,柏友荣连忙跪地还礼。

再次坐定后,杨帆询问沐朝弼如此行径为何能顺利袭爵。

“柏先生,那沐朝弼,如此行径,为何还能顺利袭爵?”

杨帆问道。

柏友荣解释说,朝廷曾两次派人调查,都未查出问题。

后来,沐朝弼与嫂子陈氏生下孩子,朝廷又派了陈氏的娘家人宁阳侯家的姑姑前来调查。

虽查清了实情,但沐朝弼抵死不认,朝廷中也有人为其开脱,以“远臣可恕”为由,仅罚了他两年俸禄便不了了之。

柏友荣叹道,他们这些旧部虽满心不平,却多年来饱受沐朝弼打压,如今也只求能将此事道出。

杨帆觉得此事蹊跷,尤其对“远臣可恕”一语颇为在意,追问是谁说的。

柏友荣答说是严嵩,还称此事就发生在近两三年,当时天下人都愤愤不平,百姓纷纷为沐朝辅烧香,斥责朝廷法度如同虚设。

一旁的段奎此时插话,证实了当时的情况。

“杨大人,当时的情况,确实如此。许多土官也因此受牵连被骂,安效良家甚至被人夜里扔石头,这样的混乱持续了好几个月,百姓和不少小官都怨声载道,认为大明朝藏污纳垢。”

杨帆闻言,心中一凛,细想之下觉得严嵩此举绝非简单包庇。

若严嵩真想掩盖此事,大可做得天衣无缝,如今却让丑事外泄,其用心极为险恶。

所谓“远臣可恕”,实则是将“勋臣”置于特殊地位,看似宽恕,实则是让勋臣成为众矢之的,使得法度看似只针对无背景的科举官员。

这分明是抓住勋臣、藩王的过错大做文章。

表面针对沐朝弼等人,实则借机打击整个大明王朝的根基,待这些权贵声名狼藉,便可动摇国本。

经历诸多世事的杨帆,此刻已然洞悉了这其中的毒辣伎俩。

杨帆心中思索,大明朝属于天下人,以尧舜大道立国,这是太祖明确过的。

藩王、勋臣镇守地方,卫所世官分九等,不过是出于其他考虑,并非立国精神。

想着,他脑海中浮现出饶阳郡王的影子,觉得沐朝弼与他相似,表面精明实则愚蠢,被严嵩往死里坑。

如今沐朝弼与严家绑定,云贵之事更显凶险,有这样一位大牌勋臣在前当“背锅侠”,严家在背后行事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至此,杨帆对历来的边郡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这里和宣大类似,先经历私兵化过程,而后朝廷中枢逐渐腐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