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综第一美人只求速死 > 第五百七十五章 是龙是虫(第2页)

第五百七十五章 是龙是虫(第2页)

对于大村纯忠、托雷斯、索扎、毛烈等首脑,下一步将继续抓捕审理,昭告万国,以警示各国不敢再支持私寇势力。

近日,赵士祯送来一批火炮。

俞大猷从官营钱庄拿到银子后,重启了一家造船厂,正在建造大福船。

两人商议,待舟山之事了结,便派出船队前往九州、朝鲜南道、马六甲等地剿灭海盗,恢复海上贸易的正常秩序。

两人查看海图至傍晚,亲卫从杭州送来内阁廷寄。

杨帆接过文书,仔细阅读起来。

廷寄的措辞扭捏,但内容大致清晰。

内阁先接浙直总督胡宗宪、兵部尚书兼官庄协理张居正、大学士钦差兼舟山公廨主司杨帆等人关于佛朗机国纵容盗寇应严加驱逐的奏陈,尚未议定,江南又呈上关于漕运及钦差遇刺的奏报。经内阁请示裕王拟定,命谭纶提督漕运军务,张翰代胡植任漕运总督,令佛朗机国总督索扎一月内赴京陈情,若不合旨意,则明令藩国琉球将其驱逐。

杨帆看完廷寄,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裕王顾及勋臣,勋臣顾及严家,双方连成一气,形成庞大阵营,徐阶被这一阵营裹挟,难以保持中立,只能勉强表明态度。

这意味着原本中立的势力已分化,形成以裕王为首和以皇上、自己为首的两大阵营,隐隐对峙,且这种分化不可逆转,卷入其中者无法再脚踩两只船。

俞大猷虽不精通朝堂弯弯绕,但一生历经起落,也看透了大势的变化,认为棋局已至中盘,胜负手即将出现,所有反对杨帆的人都集结到裕王旗下,开始为下一届王朝布局。

杨帆反复研读廷寄,意识到这是一场平静却重大的变革。

勋臣与严家的关系紧密程度超出预期,上次皇庄改革清理投献田已让勋臣担忧。

此次钦差遇刺案中,漕运总兵郭琮虽责任间接却极度紧张,说明变法已触及深层,引发恐慌。

此外,藩王与严家也存在长达十几二十年的盘根错节关系。

这些力量与严家联合,躲在裕王身后,导致皇家出现裂痕——嘉靖支持变法,而裕王阵营则与之对立。

天下矛盾转化为父子间的矛盾,以及杨帆与皇族勋臣的矛盾,这似乎是变法大臣的宿命,如同商鞅、吴起、管仲都曾面临的中盘之战。

杨帆内心并不认为自己与皇族勋臣为敌,实则是想维新救国,若放任现状恶化,勋贵与皇族终将面临厄运,只是多数人未能明白这一道理。

如今摊牌,便无需遮掩,遵循实力与胜败法则行事。

他想起某乎大神所言,大禹与有扈氏之争如同巨兽相搏,唯有胜负是标准,心中顿感舒畅与解脱,对前路更加坚定,深知权臣终会走到这一步。

他对俞大猷表示,内阁想和稀泥,自己却不愿放过索扎,计划将其捉拿归案,交舟山公廨审判,询问俞大猷的意见。

俞大猷虽苦笑杨帆性子执拗,与他妹妹相似,且担忧贸然拘捕索扎会公然违背内阁,但作为抗倭将领,目睹倭寇肆虐二十年,不愿功亏一篑。

担心放过索扎会导致舟山残余头目逃脱,前功尽弃,于是坚定支持杨帆,称倭寇必须彻底剿灭,大头目需明正典刑,即便将来遭内阁怪罪也在所不惜。

杨帆笑称将来之事日后再论,当即决定出发。

其实他在葫芦岛水寨早已做好准备,无论内阁态度如何,驱逐索扎和佛朗机人的决心不变。

他未与张居正商议,认为朝廷态度无关紧要,索扎的战争罪证据确凿,抓到后交舟山公廨审判,再倒逼内阁向佛朗机国发出通书,要求正式谈判,顺带商议贸易事宜即可。

不多时,二十艘武装到极致的战船破浪前行,天朗气清。望着万顷波涛,杨帆与俞大猷感慨万千,俞大猷视此行为二十年抗倭生涯的终结,杨帆则认为这是自己作为变法权臣万里征程的开端。

俞大猷想起杨帆曾给过索扎一份刺客供状,担忧索扎会狗急跳墙,杨帆则淡然表示若其敢妄动更好,还询问俞大猷是否见过索扎。

俞大猷摇头,介绍索扎约十七八年前来到此地,此前有商船在南澳上岸,地方官府没收其四十支火铳后令其返回,或许因此事,索扎后来带船队逼迫毛龙喧签订城下之盟,得以常驻。

他虽未见过索扎,但与佛朗机兵多次交战,深知其狠戾,但若锐气受挫便会变得乖巧。

杨帆问及毛龙喧的情况,俞大猷解释,毛龙喧所属的毛氏与衢州一带毛氏同支,后渡海至琉球,与当地丰见城毛氏合为“两毛”。

毛龙喧酷似严嵩,短短数年成为尚清王心腹,尚清王病故后,他平定权臣废长立幼的祸乱,权倾一时。

因非丰见毛氏,四大权门不服,多次生事,他仗着索扎的船坚炮利才稳固权臣之位。

俞大猷推测,此次到琉球恐怕难免一战,即便索扎不动手,毛龙喧也可能发难。

这番话提醒了杨帆,他计划此次顺带干预琉球内政,如同对待日本般,扶持亲华王子或大臣即位,但需间接暗示,让其自行行动,避免引起周边小国恐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