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明舟山公廨将在这里正式揭牌。
杨帆身着一袭崭新的官服,目光沉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刘应节则暂代大司寇,身旁还站着一位精明干练的佥事,将负责公廨的日常事务。
其余四位司寇的人选,还需要等刑部侍郎徐轼推荐后,报请内阁批准方可到任。
揭牌仪式定在巳时初刻。
杨帆从火器营调来了一个百人队,作为仪仗,他们身穿统一制式的军服,手持火枪,英武不凡。
在他们的身后,十门黑黝黝的火炮一字排开,炮口朝天,在阳光下带着冰冷的光泽。
时辰一到,杨帆挥了挥手,百人队的将官立刻会意。
“轰!”
第一声空炮在华亭上空炸响,犹如一声惊雷。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整整三十声空炮接连不断,震得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每一次轰鸣,都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在数千商人和当地居民的见证下,红布被缓缓拉下。
“大明舟山公廨”六个鎏金大字赫然入目,光芒璀璨。
这个未来将成为整个亚太乃至世界国际法输出地的机构,在火炮的轰鸣声中,正式宣告成立。它的根基,便是这坚不可摧的火炮,亦是这日渐强盛的大明国力。
次日正午,杭州。
北郊云山书院外的空地上,早已人山人海。
千亩大小的区域,被密密麻麻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层层叠叠,估摸着足有两三万人。
人群中央,一座宽大的木台高高耸立,台上的巨大横幅异常醒目,上面写着八个大字。
“万人公审倭寇战争罪行”。
为了防止踩踏,杨帆调来了一千多名火枪兵。
他们每十人一队,手持火铳,将人群隔成一段一段。
荷枪实弹的士兵们,加上来回穿梭的衙役,让喧闹的现场保持着一种诡异的秩序。
百姓们虽然兴奋,却也知道军法无情,不敢越雷池一步。
正午时分,三声空炮巨响,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喧嚣。
原本嘈杂的现场,顷刻间鸦雀无声。
众人都觉今日之事或许是破天荒头一遭,心头不由得都生出几分敬畏。
刘应节身着官服,大步走上高台。
他出身武将,嗓音洪亮,即便不用扩音,也能让绝大部分百姓听得清清楚楚。
“江南军民听了!”
刘应节的目光扫视全场。
“今日,我们要万人公审四百名倭寇!这些倭寇中,有本朝人八十人、高丽人四十个、倭国人一百八十个、佛郎机国人六十个、琉球人四十个!”
他的话直白简单,即便是不识字的文盲,也能听懂其中的意思。
百姓们听到倭寇人数如此之多,国籍如此复杂,无不感到震惊。
“其中,在我大明境内,杀害无辜平民的,共计二百人!”
刘应节的声音陡然高亢起来,带着一股凛然的杀气。
“今日公审后,立即正法!其余二百人,虽未杀平民,但有烧房、抢财物之举,亦将依法论罪,一百二十人发配九边,八十人发配沿海屯垦各卫!”
话音刚落,台下便是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