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们这样的忠勇之士,何愁大事不成?”
他转向俞大猷。
“俞将军,士兵们对新式火器反响如何?”
俞大猷捋须笑道。
“个个爱不释手!有了这些火器,士兵们胆气都壮了,不再畏战。”
他顿了顿。
“只是时间仓促,熟练度还需提高。”
郑钦插话道。
“俞将军的练兵之法令末将大开眼界。能与将军并肩作战,实乃三生有幸。”
俞大猷摆摆手。
“郑将军过誉了。倒是朱大人。。。”
他看向朱翊钧,眼中满是赞赏。
“老夫原以为大人只是文官,没想到对军事也如此精通。调配火器,组建舰队,无一不是切中要害。”
朱翊钧谦逊一笑。
“将军谬赞了。本官不过是纸上谈兵,真正落实还得靠将军这样的老将。”
帐外风声呼啸,帐内烛火忽明忽暗。
俞大猷忽然正色道。
“大人,倭寇不日将至,老夫有一建议。”
“将军请讲。”
“海战凶险,大人不如坐镇岸上指挥陆战,海战之事交由老夫与郑将军负责。”
朱翊钧闻言,眉头微皱。
“将军是担心本官安危?”
俞大猷直言不讳。
“正是。大人身系变法重任,若有闪失。。。”
“将军好意本官心领了。”
朱翊钧打断道,语气坚定。
“但此次海战意义重大,本官必须亲临前线。
一来鼓舞士气,二来。。。”
他目光炯炯。
“本官要亲眼看看这支新型舰队的实战表现,为将来发展积累经验。”
俞大猷还想再劝,郑钦却道。
“俞将军,大人既有此决心,不如成全。末将愿以性命担保大人安全。”
俞大猷看看郑钦,又看看朱翊钧,终于长叹一声。
“罢了。既然大人执意如此,老夫自当全力配合。只是。。。”
他严肃地看向朱翊钧。
“海战之时,大人必须听从老夫指挥,不可擅自行动。”
朱翊钧微笑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