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该让打手直接上场了。”
京城严府,檀香袅袅。
严嵩手持狼毫,在宣纸上挥毫泼墨。八十高龄的他手腕却稳如磐石,一笔海纳百川写得气势磅礴。
“阁老书法已达人书俱老之境,笔力雄浑又不失圆润,当真妙绝!”
袁炜站在一旁,满脸谄媚。
郭朴也凑上前。
“尤其是这川字最后一竖,如利剑出鞘,却又含而不露,暗合阁老定命天下的气度。”
严嵩搁笔轻笑。
“二位过誉了。老夫不过是消遣罢了。”
他接过侍女递来的热巾,慢条斯理地擦着手。
“听说俞大猷近日频繁出入兵部?”
袁炜压低声音。
“正是。更蹊跷的是,皇上突然调了三百火枪兵去西山演练。”
严嵩手指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如常。
“年轻人喜欢摆弄些新奇玩意儿,不足为奇。”
他走向窗边,望着皇宫方向。
“张经到哪了?”
“已过德州,三日内必到京城。”
郭朴答道。
“按阁老吩咐,沿途都有咱们的人护送。”
严嵩满意地点头,忽然问道。
“汪直那边可有消息?”
“大村的人马已经抵达舟山。”
严世蕃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高丽人加入后,人数已过万。”
兵部侍郎郭朴闻言,手中茶盏微微一颤,茶水溅在官袍上洇开一片深色痕迹。
他顾不得擦拭,急声道。
“严大人,此事当真?倭寇与高丽联手,这可是开国以来未有之变局!”
严世蕃冷笑一声,从袖中抽出一封密信甩在案上。
信纸上的火漆印章已被破坏,显然是秘密截获的。
“大友宗麟亲笔所书,还能有假?门多郎那厮更是联络了福建山区的十八寨匪寇,只等信号一起,便是烽火连天之势。”
礼部尚书袁炜捡起密信细看,眉头越皱越紧。
“倭寇、高丽、山匪。。。”
他抬头看向一直闭目养神的严嵩。
“严阁老,这朱翊钧推行新政,惹得海疆不宁,如今外敌压境,正是我们。。。”
“正是我们什么?”
严嵩突然睁眼,浑浊的眼珠里带着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