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败后,找来浪人武士当保镖,这才形成倭寇。后来父亲派胡宗宪当总督,汪直到杭州谈判时,却被那清流巡抚王本固抓捕正法。其义子毛烈找大友宗麟募浪人,一直打到现在。”
张雨作为大理寺少卿,立刻领会了其中深意。
“如此说来,倭患本是文戏,后成武戏,全因朱纨、王忬等酷吏分不清通商与倭寇所致。如今杨帆就像当年的朱纨、王忬,仍以俞大猷为打手。”
“正是!”
严世蕃拍案。
“佛郎机国、倭国等众多商人在岛上被杨帆围困,总得有个说法。若再喊打喊杀,大明岂不失德于天下?”
张雨会意,立刻接道。
“我朝乃文明之邦,理应释放那些商人,安抚诸国。
这才是圣人之道。”
众人纷纷附和,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严世蕃满意地点头。
“张大人文章做得好!张经,你再去会会那几个海商,让他们跟索扎说清楚——朱纨、王忬胡乱杀商人冒功,这是现成的铁案,不必惧怕。”
罗龙文见时机成熟,轻声建议。
“按惯例,当地总督巡抚应负责海商交涉。舟山属浙江地界,该归浙直总督胡宗宪管。
他已休息许久,不妨让使者先找他。”
严世蕃大笑。
“含章与我不谋而合!”
他走到严嵩面前,低声询问。
“父亲,如此安排可妥当?”
严嵩缓缓点头。
“胡宗宪。。。可用。”
严世蕃转身对众人道。
“诸位,跟外人说清楚——如今的皇上修仙施法术,要找王道圣制,还得靠我们严家!孔子曰谲而不正,让他们自己选择!”
这话一出,众人心头又是一跳。
但很快,他们明白了严嵩“不写青词专做圣人文章”的深意——让皇上和杨帆去搞那些仙法道术,严家则专心做圣人的俗世文章。
看最终,谁能赢得天下人心!
琉球的夜色如墨,潮水拍打着首里港的礁石,发出沉闷的轰鸣。
一艘双桅帆船在黑暗中悄然靠岸,船身随着浪涛起伏,甲板上几名水手熟练地抛下缆绳,将船只固定在码头上。
南洋商人陈东踏着潮湿的木板走下舷梯,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扑面而来。
他紧了紧身上的绸缎外衣,目光扫过码头上等候的几名佛郎机士兵。
为首之人举着火把,火光映照出陈东棱角分明的脸庞和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索扎大人等候多时了。”
士兵用生硬的汉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