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妙的是这督办江南学案的差事,看似查案,实则是给了我们一把打开变法之门的钥匙!”
朱翊钧目光坚定。
“皇上这是看透了我的心思。江南学案牵连甚广,正好借机整顿官场,为变法扫清障碍。”
他转身看向三人。
“事不宜迟,我们得立即行动。
吕兄,你即刻去准备一份详细的变法方略;何兄、颜兄,你们负责联络各地志同道合之士。”
“朱兄打算从何处入手?”
何心隐问道。
朱翊钧眼中带着锐利。
“先去王恭厂火药局。变法需要武力保障,没有强大的军备,一切都是空谈。”
次日清晨,朱翊钧换上一身素色直裰,带着三人直奔王恭厂。
一路上,他注意到街上的锦衣卫明显增多,看来嘉靖皇帝对京城的控制正在加强。
王恭厂大门前,守卫见到朱翊钧的腰牌,连忙行礼。
“参见朱大人!”
“赵士桢在何处?”
朱翊钧直截了当地问。
“回大人,赵监督正在戊字库试制新火铳。”
四人穿过重重院落,来到最里间的戊字库。推开门,一股硝烟味扑面而来。
赵士桢正俯身在一张木案前,专注地调试着一支造型奇特的长铳。
“赵兄!”
朱翊钧唤道。
赵士桢抬头,见是朱翊钧,连忙放下手中活计,快步上前行礼。
“朱大人!您怎么亲自来了?”
朱翊钧扶起他。
“不必多礼。听说你又研制出新火铳了?”
赵士桢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
“正是!这款火铳比上次的射程更远,准头更好,装填速度也快了三成。”
他拿起案上的火铳递给朱翊钧。
“大人请看,这铳管我加长了半尺,内壁经过特殊打磨,火药燃烧更充分。还有这扳机。。。”
朱翊钧接过火铳,入手沉甸甸的,铳身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他走到院中的试射区,对准五十步外的木靶,扣动扳机。
“砰!”
硝烟弥漫,木靶中央赫然出现一个拳头大小的洞。
“好铳!”
朱翊钧赞叹道。
“比上次那批强多了。”
吕坤也试射了一发,惊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