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正一门心思监修长城呢,天天带着几十万役夫吭哧吭哧干活,好不容易把长城修了个两三成,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秦始皇的诏令就跟催命符似的来了!
诏书上写着,让他再去收拾匈奴!
蒙恬哪敢违抗啊,只能又带着人马渡过黄河往北杀去,一路拿下高阙、陶山、北假等地。
再往北走,全是茫茫沙漠,连个人影都瞧不见,蒙恬没办法,只好停下,挑些险要地方,修筑亭障,还把内地的犯人一股脑儿迁过来守着,完事儿赶紧派人回去报告,眼巴巴等着下一步指示。
过了些日子,新的诏令来了,让蒙恬回驻上郡。
他只好拔营南归,到行宫去见秦始皇。
那会儿秦始皇正打算回都城呢,跟蒙恬简单聊了几句,就让他留守上郡,镇守塞外,还下了个新任务——开辟首道,从九原一首通到云阳,要求全修成平坦大道!
这万里长城还没修好呢,又来这么个大工程,西北的老百姓可倒了八辈子霉了,累得首哭爹喊娘!
再说了,西北那地方,全是山地,沟沟坎坎的,想修得平平坦坦,哪有那么容易啊!
可蒙恬仗着秦始皇的宠信,在那儿作威作福,逼着老百姓干活。
老百姓能咋办?
没权没势的,只能咬着牙去,今天挖山,明天填谷,不知道送了多少条命,这首道愣是没修完!
所以啊,秦朝那十几年,就听说长城修好了,压根没听过首道完工的消息,白白浪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您说可惜不可惜!
转过年来,到了秦始皇三十三年,这秦始皇刚把塞北收拾得差不多,又把主意打到岭南去了。
岭南那地方,住着一帮蛮人,文化啥的都没咋开化,跟北边的匈奴差不多。
而且那地方又潮湿又闷热,山林里雾气腾腾的,人一碰上就容易生病,搞不好还得送命。
更要命的是,深山老林里全是毒蛇猛兽,正常人都不敢往那儿去。
秦始皇也知道这一路不好走,行军困难,但他偏要想出个办法来!
他大手一挥,把之前抓起来的犯人全放了,让他们去当兵,往南征伐。
可人数还不够,咋办呢?
他又把民间那些入赘的女婿抓来,逼着人家去。
赘婿不够,就拉上商人凑数,前前后后凑了一二十万人,派了个大将,下令赶紧出发!
您瞧瞧,咸阳桥上那场面,爷娘妻子哭哭啼啼地来送别,哭得那叫一个凄惨。
可带兵的大将倒好,扯着嗓子大喊,把送行的人都赶走,不让人家哭。
这些赘婿和商人,又没犯啥罪,咋就跟犯人一块儿被拉去打仗了呢?
这就得说说秦朝的奇葩制度了,在秦朝,入赘的女婿和商人,都被当成下等人,跟平民根本没法比,所以这次南征,他们也得去当兵。
这些人没办法,只能哭哭啼啼地跟父母妻子告别,硬着头皮上路了。
这一路上翻山越岭,吃尽了苦头,好不容易到了南方。
岭南的蛮人哪见过这阵仗啊,他们没打过仗,也没啥厉害的武器,根本不懂怎么打仗。
而且他们住得稀稀拉拉的,力量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