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几天的会议,赵闯他们一行人完会后就立马打道回府,回江州。而作为江州市委书记的王孟,因为特殊原因被组织安排出席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宣导会”而被多留了三天,这个会是宣传系统组织的。
“王孟同志,你可要好好宣传我省!最近几个月,我们江东都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负面新闻甚嚣日上,我们需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你作为江州的一把手,担子很重啊!这次有这么个宣传江东的机会,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临行前,他们三位领导一起用餐的时候,赵闯叮嘱着王孟,“这个会可能会影响到江东未来的招商引资!”
钱国栋在一旁频频点头,“我听说有很多欧美的跨国集团会派代表参加,最好是能让他们都来江东看一看,多了解了解我们江东的风土人情、我们江东的优惠政策!”
“嗯!两位领导放心!我一定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王孟表态说道。
第二天下午,赵闯一行人刚下高铁,省委秘书长万伟就带着省委省政府“两办”的工作人员在站内准备迎接。
“那个,小光,你先给江州的建军同志打个电话,叫他待会带上材料,来我办公室!”在下高铁的道上,赵闯一边跟自己的大秘周小光轻声交代着工作。
“书记,己经安排好了!”周小光小声回道。
“两位领导,欢迎回到工作岗位!”万伟示意身边的工作人员接过领导的行李,开着玩笑。
“我说大管家,你今天搞这么隆重干嘛?不会是出了啥大事?”钱国栋整理了一下衣服,开着玩笑回道。
“我的大事就是服务好两位领导,在两位领导的英明领导下,还能出啥事?”万伟笑呵呵地说道。
“华兴那边怎么样了?”上了考斯特,赵闯关心地问道。
“江州那边推进得很好,国庆同志的工作准备得很充分!我听说奠基仪式举办得很隆重!”万伟探着身子回道。
“那就好,本来我们应该过去支持一下的,可惜!叶总挑的时间很不凑巧,正好赶上我们要去京城开会!”赵闯惋惜地跟一旁的钱国栋说道。
“他们也喜欢搞香港那一套,喜欢挑黄道吉日,那就不好意思啦!……对了,昌义同志没去参加吗?”钱国栋笑了笑,觉得这些生意人真的有时候很离谱。
“那天,王副省长去安州调研去了,委托了发改委吴主任去现场剪彩去了!”万伟笑眯眯地回道。
“这个时候,他去安州搞什么?”赵闯听后,很不高兴地冒出了这么一句,看来这个王昌义在思想上和自己还是不能尿到一块去。
钱国栋听后也只是微微一笑,他一首想让王昌义离开省政府。只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跟赵闯互换看法,现在看来,赵闯对这个王昌义也是颇有微词,也不知这个王昌义用了什么法术,能让赵书记一忍再忍。
考斯特一下子突然安静了下来,车上的人也都开始了各自的盘算。
等赵闯回到省委办公楼,老远就看到郝建军在省委书记办公室门口徘徊等候着,手里攥着一个档案袋。陈东峰的案子对他来讲,何尝不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本来按程序来讲,陈东峰就应该由省纪委牵头来调查。
“建军同志,抱歉,让你久等了!”赵闯握了握郝建军的手拍了拍。
“书记,我也是刚刚到!”郝建军谦恭地回道。
在办公室里,赵闯坐在沙发上反复看了看郝建军带过来的材料,半天没说话。
“建军同志,你这次工作做得很周密!”看着手里的文件,赵闯摘下老花镜,脸色很苍白,但是还是由衷地夸赞了郝建军几句,“看来,还是国栋同志有识人之明,当初我想把你调回省委,是国栋省长建议我说,让你抓一抓江州的纪检工作!确实言之有理!”
“这个陈东峰现在在哪?”
“还在江州,赵书记,您看我是不是首接移交给省纪委?”郝建军不敢接招。
“嗯!让我想想……对了,国庆怎么说?”赵闯突然想起了什么。
郝建军只能一五一十地把跟林国庆就陈东峰的案子沟通经过向赵闯汇报了十几分钟。
“说实话,这事太巧合了,我前天刚接到陈东峰的检举信,没几天,陈东峰就因为不正当关系的事被江州高新分局给控制住了!”
“哦,还有这事!”赵闯揣摩道,“这事我来处理,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建军同志!”赵闯起身说道,这是送客的意思。
“书记言重了,这是我职责所在!”郝建军跟着起身回道,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了,满分。
“好好好,我知道你这位同志dang性强,有没有想法来省纪委工作?”赵闯觉得自己是该抓一抓全省干部纪律问题了,而郝建军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我服从组织安排!”本来自己从省里下到江州工作,江州市市长的位置是可以预见的,只是随着田嘉义那混蛋的落马,一大批江州干部也接二连三出事,很多事情的发展就变了调了。此时回省委,或许也是一个好的选项,至少正厅级能顺利解决。现在的江州是多事之秋,搞不好,自己一旦得罪了太多人,可能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郝建军离开后,赵闯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陈东峰一案背后或许有着复杂的利益纠葛,检举信和他被控制的时间如此巧合,绝不是偶然。这事可能埋着雷。
晚上,赵闯独自留在办公室,连晚饭都吃得很少,仔细研究着郝建军带来的材料。他需要让这件事软着陆,要不然,又得爆。
突然,他桌上的电话响起,是钱国栋打来的。“我说班长,看到你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还没下班呢?”钱国栋问道。
“国栋同志,你也没下班?怎么样,找个地方整两口?”赵闯笑了笑,钱国栋此时找上门来正好。自己正好把这事推给他,看他想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