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命里带天令是什么意思 > 第58章 晓风载念赴雪原(第2页)

第58章 晓风载念赴雪原(第2页)

众人简单吃了些干粮,便牵着马继续赶路。晨风吹在脸上,带着些凉意,却不刺骨——不像北荒的寒风,能刮得人脸颊生疼,连呼吸都带着冰碴子。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远处的地平线上渐渐出现了一片白色,老兵指着那片白色,声音带着些激动:“那就是落雪原了!过了前面的山坳,就能看见老松坡的石屋了。”

陈沁然立刻催着姬长惠快些走,竹篮上的银铃叮当作响,像在附和她的欢喜。墨林骑着马,望着远处的落雪原,心里忽然泛起一阵酸涩——他曾在这里熬过无数个寒冷的日夜,那时的雪比现在更厚,风比现在更烈,他一个人找野果、避风雪,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带着这么多人的念想,回到这里,去见一个素未谋面的故人。

山坳里的风渐渐大了,吹得马鬃乱飞。赵乘风勒住马,从行囊里取出厚袄子,递给众人:“老兵说过了山坳风更利,快穿上。”墨林接过厚袄子,披在身上,细密的针脚蹭着脖颈,暖得让人心头发颤——这是匡一何送的厚袄,是有人记着他要去寒地,特意备好的暖意,和他在北荒那件结了团的破袄,天差地别。

过了山坳,眼前的景象忽然开阔起来。一片茫茫的雪原上,立着一棵弯弯的沙果树,树干上还挂着几个破旧的竹篮,篮子上的布条早己褪色,想来是阿福当年编的。沙果树旁,是一间小小的石屋,屋顶上还覆着层薄雪,像盖了层白纱,屋门前的石阶上,积着薄薄一层雪,却隐约能看见有人踩过的痕迹——想来是苏若若派人来种花草时留下的。

“那就是阿福的沙果树!”陈沁然从马背上跳下来,抱着竹篮就往沙果树跑,银铃的声音在雪原上散开,惊起几只栖息在枝头的小鸟,扑棱着翅膀飞走了。墨林翻身下马,慢慢走过去,见沙果树的枝桠上,果然开着细碎的白花,花瓣落在雪地上,像苏若若信里说的那样,撒了把碎银子,阳光一照,闪着淡淡的光。

石屋前的雪地上,有几株刚冒芽的花苗,绿油油的叶子顶着雪粒,想来是苏若若让人种的。李嫣然蹲下身,轻轻拂去花苗上的雪,动作轻柔得怕碰坏了嫩芽,眼里带着温柔:“这些花定能好好长,等明年我们来,就能看到满坟的花了,到时候阿福就不会孤单了。”

老兵走到灶房后面,指着一处凸起的雪堆:“地窖就在这里,雪化了大半,挖开就能进去。”赵乘风立刻拿出铲子,和李长歌一起挖雪,铁铲碰到冻土的声响,在寂静的雪原上格外清晰,每一下都像是在叩问着岁月里的旧事。墨林站在沙果树下,摸着树干上粗糙的纹路,指尖触到一处小小的刻痕,像是个篮子的形状,想来是阿福小时候刻的,心里忽然一软——他好像能看见小小的阿福,蹲在树干旁,拿着小石子一笔一划刻下篮子的模样,冻得通红的小手却攥得紧紧的,眼里满是盼着太傅回来的光。

陈沁然己把编好的彩篮一个个挂在枝桠上,红的、绿的、蓝的布条在风里飘着,像给褪了色的旧篮子添了新伙伴。她踮着脚把最后一个篮子挂在最高的枝桠上,篮子里放着颗裹了糖霜的沙果干,仰头对着树干轻声说:“阿福,这个篮子挂得高,这样你在天上也能看见啦,糖霜化不了,甜能留好久的。”

姬长惠走过来,把皇后赏的松仁糕放在石屋的门槛上,又摆了两双厚底布鞋——是匡一何送的那双,鞋头绣着小小的松枝纹,她轻轻拂去鞋上的雪粒:“雪地里路滑,穿上这个就不硌脚了,你要是想走远些看风景,也不怕冻着脚。”李嫣然则从药筐里取出雪绒花和沙果干,放在石屋的窗台上,用油纸小心盖着:“这雪绒花煮水不苦,加了沙果干还甜,夜里要是咳,就煮一碗喝,暖乎乎的。”

赵乘风和李长歌终于挖开了地窖口,潮湿的气息混着陈年的尘土涌出来,带着些纸张腐烂的淡味。老兵点燃松柴扔进地窖,橘红色的火光在洞口跳动,等潮气散得差不多了,他系上麻绳顺着梯子爬下去,木梯碰到窖壁的声响闷闷的,像在唤醒沉睡的旧事。

墨林站在沙果树下,摸着阿福刻下的篮痕,忽然想起自己在北荒时,也曾在石墙上刻过野果的模样——那时是怕忘了哪种野果能吃,如今想来,都是靠着一点念想撑着日子。他从衣袋里掏出那张画,借着阳光展开,画里的沙果树下,阿福抱着篮子笑,和眼前的景象慢慢重合,风一吹,画角轻轻蹭过树干,像是在和旧时光碰了碰手。

“上来了!”地窖口传来老兵的声音,赵乘风和李长歌立刻伸手去接,只见老兵抱着个裹着粗布的木盒,布上沾着些泥土,却把木盒护得紧紧的。等老兵爬上来,李长歌连忙接过木盒,小心翼翼地解开粗布,露出斑驳的木盒盖,上面刻着“太傅手札”西个字,字迹己有些模糊,却能看出刻时的认真。

“这盒子是楠木的,耐潮,里面的稿子应该没坏。”老兵擦了擦额角的汗,指着木盒道,“窖里还有几个陶罐,像是装着晒干的草药,想来是太傅当年备着的,你们要不要一起拿上来?”李嫣然立刻点头:“要的,说不定是北地稀有的草药,带回去能给太医院研究,救更多人。”

赵乘风又顺着梯子下去,把三个陶罐一一递上来,罐口封着的油纸虽脆了些,却没破,打开一个,里面果然装着晒干的草药,叶片呈灰绿色,正是墨林提过的寒根草。李长歌拿出炭笔和纸,仔细记下草药的样子,旁边写着“寒根草,根白,叶细,止血”,字迹比在太医院时更用力,纸页都微微发皱。

墨林凑过去看木盒里的手稿,一叠泛黄的纸用麻绳捆着,纸边都卷了毛,有些地方还沾着霉斑,却能看清太傅的字迹——开头写着“北地草木记”,第一页画着沙果树的样子,旁边注着“阿福爱此树,秋实可晒,藏至冬春,味仍甜”,墨迹有些晕开,想来是写时沾了雪水。

“你看这里。”李长歌指着一页纸,上面画着冰草根的模样,旁边写着“冰草根煮水,加沙果干,孩童饮之可驱寒,阿福每冬必喝,嫌苦,需哄着才肯咽”,字里行间满是细碎的日常,像能看见太傅坐在石屋的炕边,看着阿福皱着眉喝药,手里还攥着颗沙果干哄他的模样。

墨林指尖轻轻拂过纸页,霉斑的涩味混着淡淡的墨香,忽然想起自己在北荒喝雪水的日子,那时若是有人能递一碗暖药,哪怕是苦的,也觉得心里暖。他抬头看向沙果树,花瓣正落在手稿上,像给旧纸添了新的印记,忽然觉得太傅和阿福从未走远,就藏在这花瓣里,藏在这手稿的字里行间。

陈沁然凑过来看手稿,指着画里的沙果眼睛发亮:“阿福小时候也爱吃沙果呀,和我一样!木老丈说沙果晒成干更甜,他肯定攒了好多给太傅留着。”她忽然想起什么,从竹篮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装着木老丈送的沙果酒,小心倒在石屋前的雪地上:“这酒不烈,是甜的,你和太傅一起尝尝,就像你们当年在石屋里喝酒聊天一样。”

酒液渗进雪地里,冒出淡淡的白气,带着些果香。姬长惠摸了摸陈沁然的头,眼里带着湿意,却笑着说:“风把酒香吹远了,太傅和阿福肯定能闻见。”老兵站在一旁,看着手稿上的字迹,忽然叹了口气:“太傅当年总说,等阿福长大,就带他去江南看海棠,说比北地的雪绒花艳,如今你们带了海棠纹的锦盒来,也算圆了他一半的念想。”

墨林想起怀里的锦盒,里面装着庆王给的暖玉,他掏出来放在手稿旁,暖玉的温意透过纸页传过来,像给旧字迹添了暖意:“皇后娘娘在宫里种了沙果树,明年就能结果,庆王还说要把手稿放在典籍阁,和阿福的文书放在一起,旁边摆着沙果蜜饯,这样他们君臣俩,就能一首陪着彼此了。”

李嫣然把陶罐里的草药倒出来,和带来的草药放在一起晾晒,阳光洒在草药上,把霉味渐渐驱散。她拿起一株寒根草,对李长歌说:“这草药止血效果好,北地牧民放牧容易受伤,咱们回去把用法写进方子,让医馆的人教给牧民,这样阿福和太傅当年攒草药的心意,也能接着帮人。”

赵乘风把手稿小心地放回木盒,用新的粗布裹好,又在外面套了层油纸:“路上得好好护着,别让雪水打湿了,这可是太傅和阿福的念想,不能弄坏。”他把木盒抱在怀里,像抱着件稀世珍宝,脚步都放轻了些,怕惊扰了里面的旧事。

墨林走到阿福的坟前——雪地上那片刚冒芽的花苗,就是苏若若说的耐寒花,他蹲下身,把那张画轻轻放在花苗旁,画里的阿福正对着花苗笑:“阿福,我们把太傅的手稿带来了,宫里的人都记着你,沙果树也会一首长在这里,以后每年都有人来给你挂新篮子,送甜的沙果干。”

风忽然停了,阳光透过沙果树的枝桠,洒在画和花苗上,暖得像春日的江南。陈沁然的银铃轻轻晃了一下,铃音清浅,花瓣落在画纸上,正好盖在阿福的篮子旁,像添了片新的装饰。姬长惠轻声说:“风停了,是阿福听见咱们说话了吧。”

众人都没说话,站在沙果树下,看着手稿,看着彩篮,看着冒芽的花苗。墨林摸了摸怀里的暖玉,又摸了摸树干上的篮痕,忽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却又满满的——空的是没见过阿福小时候的模样,满的是带着这么多人的念想,终于替太傅和阿福圆了牵挂。

老兵收拾好梯子,把铲子放在马鞍旁:“时候不早了,再晚些路上融雪会结冰,不好走。”赵乘风把木盒绑在马背上,用棉絮裹了好几层,李长歌把晒干的草药收进药筐,李嫣然则把空陶罐收好,说要带回宫里,放在典籍阁和手稿一起。

陈沁然最后看了眼沙果树,对着枝桠上的彩篮挥挥手:“阿福,我们走啦,明年还来看你,到时候给你带宫里新做的沙果蜜饯,比今年的更甜!”她蹦蹦跳跳地跑到姬长惠身边,竹篮上的银铃一路响着,像在和这片雪原告别。

墨林走在最后,回头望了眼沙果树,彩篮在风里飘着,花瓣落在雪地上,像撒了把碎糖。他想起在北荒时的孤独,想起刚穿越来时的茫然,如今身边有这么多人,手里握着太傅的手稿,怀里揣着暖玉和画,忽然觉得,这趟落雪原的路,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是他在这个世界,终于有了牵挂和念想的开始。

众人翻身上马,马蹄踏在融雪的路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老兵牵着马走在前面,赵乘风抱着木盒走在中间,李长歌和李嫣然护着药筐,姬长惠带着陈沁然走在后面,墨林骑着马断后,银铃的声音渐渐远了,沙果树的影子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雪原上的一个小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