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的手刚要碰到聚灵草的嫩叶,沈砚快步上前,一把攥住他的手腕——力道不大,却让赵峰抽不回手。“赵师兄,药田的聚灵草是我报备过的,移栽得经药圃管事和苏长老同意,你说移就移,是想无视宗门规矩?”
赵峰脸色涨红,用力甩着手:“放手!我是内门弟子,管外门的事天经地义!这聚灵草留在外门,纯属浪费!”他身后的两个弟子也跟着起哄:“就是!外门丹房连像样的丹炉都没有,炼坏了药材怎么办?”
“有没有浪费,不是你们说了算。”沈砚松开手,从怀里掏出之前的报备单,又拿出这几天记录的聚灵草生长情况——上面记着每天的浇水时间、土壤湿度、芽叶生长长度,一笔一划都很清楚,“聚灵草现在长势很好,再过五天就能采收,要是移栽,根系受损,反而会影响药性,这责任你担得起吗?”
药圃管事也赶紧附和:“没错!移栽二阶灵药得选阴雨天,现在正是大晴天,移了肯定活不了!赵师兄,你要是真为宗门着想,就别添乱了。”
周围渐渐围了些外门弟子,有人小声议论:“赵峰就是故意找茬,之前抢冰魄草没成,现在又来抢聚灵草。”“沈砚哥凭本事种的草,凭什么给他?”
这些话传进赵峰耳朵里,他更恼了,捡起田埂边的锄头就要往聚灵草上砸:“我今天就毁了这草,看你们还怎么炼药!”
“你敢!”沈砚上前一步,挡在药田前,“这聚灵草要是毁了,宗门少了聚灵丹,你觉得长老会饶了你?”
就在这时,苏清长老的声音传来:“吵什么?药田门口像什么样子!”她快步走来,看到赵峰手里的锄头,脸色一沉,“赵峰,你又在胡闹什么?”
赵峰看到苏清,手里的锄头不自觉地放了下来,结结巴巴地说:“长老,我……我是想把聚灵草移栽到内门,好好照顾……”
“不用你照顾。”苏清打断他,看了眼沈砚手里的生长记录,点了点头,“沈砚把聚灵草照顾得很好,五天后采收,首接去内门丹房炼药,我己经让人把丹炉准备好了。”她转头瞪了赵峰一眼,“你要是再敢来药田闹事,就去戒律堂领罚!”
赵峰不敢再反驳,低着头灰溜溜地走了。周围的外门弟子都松了口气,有人还小声给沈砚鼓掌。苏清看着沈砚,语气缓和了些:“五天后我会来看着你炼药,别紧张,按你之前练的来就行。”
沈砚连忙点头:“谢长老,弟子一定尽力。”
接下来的五天,沈砚更用心地照看聚灵草。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去药田,用凝露器收的水仔细浇灌,中午蹲在田里拔草,连一根杂草都不放过,晚上还会在药田边支起油灯,防止有人再来破坏。林禾也天天来帮忙,两人还一起把炼聚灵丹需要的其他辅药——比如用来调和药性的甘草、增强灵效的茯苓——都准备好,分类装在陶罐里。
采收那天,苏清长老果然来了,还带了两个内门丹师来观摩。沈砚小心翼翼地把聚灵草从土里挖出来,根系完整,叶子翠绿,没有一点损伤。苏清看了,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聚灵草的药性很足。”
一行人拿着药材,来到内门丹房。丹房里的丹炉比外门的大了一圈,通体呈青黑色,炉身上刻着复杂的纹路。苏清指着丹炉:“这是‘青纹炉’,聚热稳火,很适合炼聚灵丹。离火石我己经帮你放在炉底了,你现在可以开始了。”
沈砚深吸一口气,按照之前练习的步骤,先把半干的柴放进炉底,点燃后,慢慢调整风门,让火温和地烧起来。半个时辰后,炉底的离火石纹路变成了金红色,灵火稳稳地燃烧着——和他之前练习时的状态一模一样。
他先把甘草和茯苓放进去,用文火煮了一炷香,等药香飘出来,再把聚灵草和冰魄草切碎,小心翼翼地放进丹炉里。接下来的三炷香时间,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炉温,每隔一刻钟就按《丹火纪要》上说的,增减一根柴火,偶尔还会用木勺轻轻搅动炉里的药材,确保药性均匀融合。
旁边的内门丹师小声议论:“这火候控制得不错啊,比有些内门弟子还稳。”“没想到外门还有这么懂炼药的人。”
苏清也微微点头,眼里带着赞许——她原本还担心沈砚会紧张出错,现在看来,是她多虑了。
三炷香后,沈砚把火候调成武火,开始收丹。又过了一炷香,他打开炉盖,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只见炉底躺着十几颗圆润的淡蓝色丹药,表面泛着淡淡的灵光——聚灵丹成了!
他小心翼翼地把丹药装进玉瓶里,递给苏清:“长老,您看看。”
苏清接过玉瓶,倒出一颗丹药,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指尖捏了捏:“药性纯,灵效足,比我年轻时炼的还好!”她转头对旁边的内门丹师说,“把这聚灵丹登记一下,送到弟子房,给需要稳固修为的弟子用。”
周围的人都围了上来,纷纷向沈砚道贺。林禾更是高兴得眼睛都红了:“沈砚哥,你做到了!”
沈砚心里也很激动——这不仅是他炼出的第一炉高阶丹药,更是他在青云丹宗站稳脚跟的关键。可就在这时,一个内门弟子匆匆跑进来,神色慌张地说:“苏长老,丹道盟的人来了,说要检查我们宗门的丹方,还要看新炼的丹药!”
苏清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丹道盟的人怎么突然来了?他们没提前通知啊。”她转头看向沈砚,“你刚炼的聚灵丹,可能会被他们盯上,你先把丹药收好,我去应付他们。”
【你选决定主角命运!】A。跟苏长老一起去见丹道盟的人,证明丹药是自己炼的B。先把聚灵丹藏起来,等丹道盟的人走了再说——选A扣1,选B扣2!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