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越女王在古代 > 第65章 大战前的博弈(第2页)

第65章 大战前的博弈(第2页)

他很清楚,继续死守现有前线等于将部队拱手送给雷瓦尼亚的炮火。

那些精确而密集的火力足以在一昼夜之间,把帝国战线撕出一个无法弥补的缺口。

要想保住南翼,就必须立刻放弃幻想,把战线后撤到一个可以长期固守的坚固阵地,并用足够厚的纵深去消化敌人的攻势。

他的指挥杖在地图上轻轻一点,停在了博尔赫洛夫港的位置。

这是一座背靠内陆铁路网、面向深水港湾的战略城市。

这里不仅是南部舰队的母港,更是帝国在南线唯一的大型铁路枢纽,一旦失守,后续的援军也就再也无法抵达了。

“在博尔赫洛夫港外修筑三重防御圈,”他低沉的声音在作战室里回荡,“不论是工兵、地方民兵还是征调的平民,都给我投入进去,一刻也不得耽搁。”

工事计划很快被拟定:

最外圈防线沿着城市二十公里外的缓丘地带展开,深挖堑壕、布设铁丝网与鹿砦,间隔分布防御堡垒和机枪掩体,用以迟滞敌军推进速度。

中间防线依托通往港口的主要道路和铁路枢纽,依托原有的大量要塞及堡垒,火炮和机枪交叉掩护,形成火力区。

内圈防线则紧贴城市边缘,利用港口仓库、船坞厂房和石造行政建筑改造成坚固的街垒,作为最终的固守屏障。

亚尔采夫甚至在命令中明确要求:哪怕动用城市的全部劳力,也要在十日内建成第一批防御工事。

对他而言,时间己经比任何一门大炮、任何一列补给列车都要宝贵。

除了港口本身,亚尔采夫的目光很快落在地图上一个不甚起眼的符号上。

位于博尔赫洛夫港西北方向的谢尔加山。那是一座并不高,却几乎可以俯瞰整个城区与港区的孤峰,山顶的岩层在阳光下像刀刃一样闪着冷光。

他深知,这里是决定博尔赫洛夫生死的咽喉。

倘若雷瓦尼亚军能在攻势初期夺下谢尔加山,部署长程重炮,那么不论城防多么坚固,港口的船坞、军械库、甚至任何一条补给线都将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

而这种暴露,将令所有纵深防御化为徒劳。

“必须先于他们占住那里。”元帅缓缓在地图上画下一道粗黑的线,将港口防线向西北延伸,首至谢尔加山脚。

他下令在谢尔加山周围修筑环形防御带,与港口外围的防御圈以交通壕和军用道路连接,确保两处阵地之间能够进行兵力轮换与补给调度。

这不仅意味着港口守军能随时获得来自高地的火力支援,也能在必要时将山上部队迅速换下,以保持持续作战能力。

“谢尔加山和港口,不分彼此。”亚尔采夫在命令中写道,“丢掉任何一处,等于丢掉了全部防御。”

为了这道命令,工兵部队被紧急抽调至山地,架设木制索道与临时铁路,将石料、沙袋、炮架一批批送上山顶。

很快,谢尔加山的轮廓在晨雾中多了一层层暗色的防御工事,仿佛一只张开利爪的猛兽,静静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相比于臃肿而庞大的陆军而言,海军的情况则要更好一些。至少他们还没有到那种“缺粮少弹”的悲惨地步。

远在帝都的帝国海军部的作战室内,弥漫着浓烈的墨水和烟草味。

在一张横跨半个长桌的最新海图上,蓝色墨迹标出了雷瓦尼亚舰队的推测航线。

自新大陆沿西风带回航,目标首指雷瓦尼亚本土最大军港位于塔尔希斯境内的格伦海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