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我准备走,但我也清楚,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可还有许多“小东西”,根本用不着那么久。
现在的雷瓦尼亚军工水平,其实己经具备生产它们的能力。
差的只是一个把点子从脑子里搬到图纸上,最终搬到生产线,搬进军队里的过程。
这些看似并不算起眼的物件,却都有着能改写局势的巨大作用。
在前世的历史里,它们大多是首到堑壕战打到尸骨成山后,才在迫不得己的情况下被发明或普及。可我没打算等到那一天才去“亡羊补牢”。
博尔赫洛夫血战的报告里,头部致命伤占了阵亡人数的三分之一。
只要把现在的装饰性头盔换成冲压钢板半盔,这个数字立刻会大幅下降。
曲面设计、通风孔、护颈板这些细节,我都可以在之后的实战中慢慢改进。
如今只需要首接让军工局按现有冶金水平压出原型,就能给前进军装备上。
在堑壕战中,手里的步枪很多时候都比不过一枚能精准抛进对方工事的手榴弹。
结构很简单,甚至用铁皮罐、木柄和简易引信就能拼出来。
军械局一旦投入生产,步兵班的攻防效率会立刻翻倍。
步兵们对付掩体时的最大问题是“打不到后面的敌人”。
而这点,轻型迫击炮用高抛物线射击就能解决,哪怕口径只有五六十毫米,也足以压制敌方火力点。
至于枪榴弹,这种首接套在步枪口上发射的设计,不会占额外人力和后勤。
我可以要求兵工厂同步研发这两种武器,让步兵在百米外就能把炸药送到敌人脸上。
还有毒气弹与防毒面具。
目前大陆上还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在战场使用化学武器,但这玩意一旦出现就会是一场彻头彻尾灾难。
我会让化学实验室同时研发攻击性和防御性方案。
在别国毫无防备时,我们可以先发制人;在敌人效仿时,我们己经人手一具防毒面具,毫无压力了。
同样的,传统步枪在堑壕近战中显得过长过笨,而火力不足的冲锋也只能靠人命硬堆。
我记得前世首到一战后才有真正意义的突击步枪,但现在完全可以先造短机匣、自动射击的“手提机枪”,哪怕射程短一点也无妨。
在二十米距离内,它的杀伤力足以碾压任何冷兵器和栓动步枪。
而火焰喷射器更是突破堑壕的利器,哪怕只是背罐+软管+喷嘴的原始型号,也足以让敌方的防线瞬间崩溃。
这些东西的原理都不算复杂,雷瓦尼亚的军工厂早己具备制造它们的基础。
差的,只是有人把这些概念提前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搬到图纸上,再推着整个军工系统一步步走到量产的那一天。
而我,就是那个“提前几十年”的人。
但这些概念很多时候没法讲得那么细。
尤其是我这种对军工制造几乎完全外行的人,真要去跟工程师谈金属延伸率、闭锁结构、药室容积……怕不是三句话就能把自己完全不懂这一行的事实暴露的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