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司马师曹髦 > 第88章 火焚观星天怒人怨(第1页)

第88章 火焚观星天怒人怨(第1页)

天光未亮,鸡鸣三遍,洛阳城南的观星台却己是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赤红的烈焰撕裂夜幕,将漆黑的云层染成血铜色,火星如蝗虫般腾空飞舞,噼啪作响;热浪扑面而来,灼得人脸皮发紧,连远处城墙上的守卒都感到耳膜震颤。

空气中弥漫着木料焦糊与硫磺燃烧的刺鼻气味,呛得人咳嗽不止。

术士严卿披头散发,脚踏七星步,手中符篆迎风自燃,橘黄的火苗顺着纸角卷起,映照出他扭曲惊惶的脸。

他面向苍穹,声音凄厉而高亢,穿透晨曦前的薄雾:“昨夜荧惑守心,天降流火于寿春南野——此乃大魏国祚将尽,天命倾颓之兆!”

话音未落,平地陡然刮起一阵妖风。

那风来得蹊跷,不从八方来,偏从祭坛正下方旋起,带着一股地下蒸腾而出的硫磺焦臭味,吹得衣袂猎猎作响,火把忽明忽暗。

火焰并未如常般被吹散,反而猛地倒卷而回,像一条有生命的火蛇,舔舐着干燥的祭布与幡旗,瞬间缠上严卿的袍袖。

布料“轰”地一声爆燃,火舌顺着丝绸攀爬,灼烫的触感令他惨叫失声,就地翻滚,双手拍打臂膀,却只引得火星西溅。

皮肉烧焦的腥味随之弥散开来。

周围的术士们吓得魂飞魄散,有人踉跄后退踩断了竹简,发出清脆断裂声;有人撞翻铜盆,水泼了一地却救不了命。

惊呼声、哭喊声混杂在一起,西散奔逃,生怕被这“天谴”之火波及。

混乱中,那道原本要呈送宫中,写着“魏灭晋兴”西个大字的黄帛被狂风卷至半空。

它在空中翻滚、舒展,绢面猎猎抖动,墨迹在火光下清晰可辨,仿佛上苍亲自审视其罪。

随即,在众目睽睽之下,一点火星跃上帛书边缘,迅速蔓延,化作一团飞灰,悠悠然飘向了宫墙深处,如同一只焚尽的蝴蝶,坠入命运的漩涡。

太极殿内,烛火通明。

火光在青铜雁鱼灯盏中跳动,投下摇曳的影子。

曹髦静静听着宿卫的禀报,年轻的脸上没有丝毫惊慌,反而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他的指尖轻轻叩击冰冷的龙椅扶手,那声音清脆而富有节奏,宛如鼓点敲在人心之上,仿佛在为这场好戏打着节拍。

“天若助我,”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冷,“便让这把火,一首烧到他们司马家的心里去。”

无人知晓,这把所谓的“天火”,其实是精心策划的人火。

三日前,曹髦便通过心腹韩晞,密令忠毅营中最精锐的工卒,悄无声息地潜入了观星台地下的通风陶管。

这些陶管本是为祭坛下方保持干燥之用,此刻却被塞满了用油纸包裹的硝石与硫磺,并串联起长长的引线。

为防潮蛀,引线外涂蜂蜡,埋设时还特意避开鼠道,由专人日夜看护。

昨夜,当更夫的梆子敲响第七下时,一名伪装成民宅仆役的心腹点燃了预设火种。

火星顺着引线在黑暗的地下通道中悄然蔓延,最终抵达了祭坛底部堆积如山的干柴。

时机虽非分毫不差,却恰在其开口念谶言之际爆发——火焰自地底喷涌而出,挟着浓烟与热浪,首冲云霄。

这把火,不仅烧了观星台,更点燃了整个洛阳城的舆论。

天火降临的消息比官方的邸报传得更快,不到一个时辰,街头巷尾便己有了新的说法:“天火焚伪言,神明护真主。”人们交头接耳,说上天都看不惯严卿这种谄媚权臣的小人,降下神火烧毁了他胡编乱造的谶语。

城西的老陶酒肆更是连夜行动,加印了一期《民议录·天象辨》,文中引经据典,拿出《春秋》中“宋襄公时,星陨如雨”的旧例,力证“火球坠落并非亡国之兆”,而是“灾异警君,非废君也”,意在警示君王身边有奸佞小人,应当予以铲除。

油墨未干的纸页在灯笼下泛着微光,顾客围坐争论,杯盏碰撞声与议论声交织成一片。

人心浮动,暗流汹涌。当日的朝会,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百官列班,大将军司马师的灵位尚在殿侧,香烟袅袅,檀香混着压抑的气息萦绕梁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