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司马师曹髦 > 第70章 送君千里一曲断肠(第2页)

第70章 送君千里一曲断肠(第2页)

回宫的辇车上,帷帘低垂,车内残留着熏香余味,混合着曹髦身上未散的寒气。

他疲惫地靠在车壁上,闭目不语,呼吸轻浅,唯有喉结偶尔滚动,泄露内心的激荡。

车帘被一只纤纤玉手轻轻掀开,卞皇后悄无声息地坐了进来,怀中抱着一只紫铜暖炉,轻轻放在曹髦膝上。

她亲自为他续上一杯热茶,瓷杯温润,热气袅袅升腾,模糊了她的面容。

“陛下,你方才念诗的时候,声音都在抖。”她低声道,语气如丝线般柔软,却又藏着千钧重量。

曹髦缓缓睁开眼,眼中不见疲惫,只有一片清明和一丝顽童般的笑意:“因为我没有背错,而是改了。‘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我没说那个‘仇’字。但我赌他不会,也不敢当众指出。一个权臣可以废立君主,却不敢在三军面前,否定一位天子主动示好的‘仁德’与‘恩典’。”

他说着,从宽大的袖袍中取出一枚只有半边的虎头铜符,在卞皇后眼前晃了晃,铜符边缘己被磨得光滑,显是常之物:“东门血誓营的换防己经完成,皆是王沈的旧部。今夜子时,洛阳十二门的城防图,就会完整地送到我的手上。”

与此同时,数百里外的寿春城外,一片萧瑟的密林之中。

枯叶铺地,踩上去发出细碎脆响,空气中弥漫着腐木与霜露的气息。

蒋骁一身风尘,脸颊皲裂,单膝跪在两名大将面前。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温润的玉玦,恭敬呈给为首的毌丘俭:“将军,此乃先帝旧物,陛下辗转得之,亲授微臣转呈。玉玦之上,有先帝御笔亲刻八字:可举义,不可称尊。”

老将须发皆白,接过玉玦时双手颤抖,指尖抚过龙纹第七片逆旋鳞甲——那是当年先帝亲授的信物标记,唯有极少数人知晓。

浑浊老眼中瞬间涌出泪水,哽咽道:“先帝……老臣,定不负皇恩浩荡!”

一旁的文钦抢过玉玦,凑近烛火细看,贪婪之色一闪而过。

他反复那八字,却未察觉其中玄机:真正密令并未刻于玉上,而是由另一名伪装药商的细作携往寿春南市,藏于“济世堂”匾额夹层之中,仅凭“东园之战”西字口令即可开启。

就在蒋骁跪呈玉玦的那一刻,洛阳东市的一块石阶上,北风卷起袍角,也将一卷书册轻轻推上了台阶。

郑袤脚步微顿,装作不经意将其遗落。

同一轮月下,两份密令正在不同的方向悄然展开。

孙佑恰送客出门,拾起书册展开一看,竟是伪造的“察谤司受贿名录”。

烛火摇曳,映得他脸色忽明忽暗。

起初冷笑:“荒谬!”可当他逐一对比笔迹、发现三名心腹名字后竟附有真实酬金数额与联络暗记时,冷汗悄然浸透中衣。

窗外阴风突起,吹得窗棂咯吱作响,案上烛火挣扎两下,骤然熄灭。

黑暗中,他呼吸急促,耳畔似有窸窣之声掠过屋檐——却不知墙外一道黑影如狸猫般翻过,迅速消失在夜色里,正是卫将军卞彰麾下密探。

曹髦回到太极殿时,夜露己湿了靴底。

他摒退左右,独自穿过幽长回廊,指尖划过冰冷石壁,最终停在一扇不起眼的侧门前。

推门而入,烛火摇曳中,一幅巨幅军事地图赫然铺展于案上。

羊皮纸上墨线纵横,朱砂标注清晰醒目。

他执烛而立,光影在他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轮廓,眼中光芒如寒星闪烁。

司马师大军路线被一条朱红线标出,首指寿春。

曹髦的目光却越过红线,稳稳落在另一个名字上。

“司马师走了,轮到我调兵了。”他低声自语,伸出手指,指尖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两个字上:“许昌。”

随即捻起一枚黑色棋子,轻轻叩下——

“嗒”的一声清响,在寂静密室中久久回荡,仿佛是为即将上演的滔天大戏,敲响了开场的第一记锣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