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魂穿曹操 > 第100章 舌战不成便造神明(第2页)

第100章 舌战不成便造神明(第2页)

人们隐约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紧接着,一个更具冲击力的场景在城南的施粥棚前上演。

一位须发皆白、病骨支离的老宫人,在内侍的搀扶下,亲手为流民盛粥。

她自称姓谢,是当年那位被处死的宫女谢氏的亲姐姐。

她一边流泪,一边用微弱但清晰的声音,向周围的百姓讲述着妹妹的临终遗言。

“我那苦命的妹妹……她不是什么,她只是个从小喜欢读书识字的傻丫头……她临死前托人告诉我,她只是想效仿古人,给先帝进言,提醒他司马家权势太重,恐有不臣之心……她想救这个国家……可他们,他们却说她是宫闱,将她活活打死……”

老妇人泣不成声,周围的百姓听得无不动容,一些感性的妇人更是当场掩面而泣。

一个心怀天下的忠义宫女,竟被构陷成屈死,这比任何冰冷的档案都更能激起普通人的同情与愤怒。

暗处,一身常服的荀勖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看着远处那攒动的人头和闪烁的泪光,不由得低声喃喃自语:“陛下这一手,真是比千军万马还要厉害。他不用一刀一枪,却把江充赖以立足的道义根基,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全都给挖空了。”

江充彻底被激怒了。

舆论的反转,内部的动摇,以及皇帝那精准而致命的反击,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他决定铤而走险,做最后一搏。

他亲自出面,联络了百余名依旧对他深信不疑的太学生,联名上书,言辞激烈地请求天子“彻查宫闱,以正天下视听”,矛头首指当今卞太后,试图将水搅得更浑。

然而,曹髦接到那封几乎是指着鼻子骂的联名信后,却是不怒反笑。

他下令将带头闹事的十几个学子请入殿中,非但没有斥责,反而亲赐香茗款待。

在学子们惶恐不安的注视下,曹髦捧着茶杯,轻声问道:“诸位都是国之栋梁,可曾读过《盐铁论》?”

不等他们回答,曹髦便自顾自地说道:“当年桑弘羊为武帝掌管天下财赋十余年,天下儒生骂他的奏疏,能堆满一整个屋子。可结果呢?匈奴被打退了,边疆安稳了,盐铁官营让国库充盈,各地水利也兴修起来了。朕不怕你们骂,朕甚至欢迎你们骂,因为这证明你们心中还有社稷。”

他放下茶杯,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扫过每一个年轻而冲动的脸庞:“但朕只怕你们不懂——治国,不是在书斋里写几篇锦绣文章,不是在酒楼里空谈仁义道德。治国,是要亲手去沾染污泥,是要在刀尖上跳舞,是要去流血、去妥协、甚至要去背负千古骂名的。”

他站起身,走到殿前,指着外面阴沉欲雨的天空,声音陡然拔高:“你们想要的,是一个干干净净、没有一丝瑕疵的清平世界。而朕想要的,是一个哪怕满身伤痕,却依旧能喘息、能活下去的江山!”

一番话掷地有声,殿内鸦雀无声。

那些方才还慷慨激昂的太学生们,此刻全都面面相觑,羞愧地低下了头,竟无一人再敢开口应答。

那一夜,月黑风高。

陆颙独自一人,如同鬼魅般潜入了江充的书房。

他没有去翻那些经义典籍,而是径首撬开了一个暗格,从中偷出了一本厚厚的私人账册。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洛阳太学的门前便燃起了一团熊熊烈火。

陆颙站在火堆前,将那本账册一页页地撕下,投入火焰之中。

他双眼通红,状若疯狂,对着越聚越多、满脸惊愕的同窗们高声嘶吼:“先生教我们清廉守节,说士人当不为五斗米折腰!可你们知道吗?这十年间,他收受各地官员、富商以‘请教学问’为名的孝敬,累计绢帛两千余匹!连他当初为司马大将军写的那篇《功德颂》,都明码标价,润笔费三百匹绢!”

火焰映照着他因痛苦和绝望而极度扭曲的脸,滚烫的泪水混杂着被风吹起的烟灰,在他脸上划出一道道黑色的泪痕。

“我原以为你是我辈的圣人……我原以为你真的是为了天下苍生……”他的声音最终化为一声凄厉的哭嚎,“原来,你和我等一样,也只是个沽名钓誉、追名逐利的凡夫俗子!”

消息如同一场无法控制的瘟疫,在半日之内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江充最后的、也是最坚实的支持者——那些将他视为精神偶像的士子们,彻底倒戈了。

他的形象,从一个道德完人,瞬间沦为了一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

就在江充众叛亲离,声名扫地之际,一封来自钦天监的加急密报,被悄无声息地送到了曹髦的案头。

密报上只有寥寥数语,却蕴含着雷霆万钧之力:据测算,明日午时,天将现“日晕抱珥”之罕见异象。

古书有云,此乃“君主受奸臣蒙蔽诬陷,上天显异征以警示天下”之兆。

曹髦缓缓放下密报,走到窗前,仰望着那无星无月的夜空,整个洛阳城都沉浸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之中。

他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轻声说道:

“天命,也该站在朕这一边了。”

热门小说推荐

无尽剑装
衣冠胜雪无尽剑装
...
绝望教室
忘记离愁绝望教室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