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魂穿曹操 > 第89章 白幡举义刀出鞘鸣(第1页)

第89章 白幡举义刀出鞘鸣(第1页)

帅帐之内,凝重的气氛几乎让冰冷的晨雾都为之凝固。

所有人目光仍黏在那张铺展于案上的羊皮舆图上,仿佛连呼吸都随着马承骨节分明的手指移动而起伏。

他的指尖重重压在荥阳一点,力道之沉,竟使坚韧的皮纸微微凹陷,边缘泛起细小褶皱,如同被无形的战鼓震颤。

“诸位请看,”马承的声音低沉如地脉涌动,穿透帐中死寂,“荥阳,乃洛阳东部门户,更是敖仓所在,天下粮脉之咽喉。司马昭若要反扑,绝无可能绕过此地。断其粮道,洛阳城内的二十万大军便是不战自乱的瓮中之鳖。”

话音落下,帐内唯有炭火噼啪轻爆,火星溅落时带起一缕焦糊气息,混着皮革与铁甲的冷腥味,在鼻端缭绕不去。

将领们屏息凝神,额角沁出的汗珠滑落颊边,带来一丝微痒的触感,却无人抬手擦拭——那汗珠顺着下颌滚落,最终滴在铠甲接缝处,洇开一小片深色痕迹。

随即,他从怀中取出一只暗黄锦囊,启封后抽出一卷黄绢诏书,展开朗声道:“陛下手谕在此——‘白幡举义,刀出鞘鸣;己亥之日,当行大决。’”语毕,他又将一物托于掌心:一枚玉珏,质地粗朴,并非上品,却是旧纹斑驳,显是传世之物。

“此珏为先帝亲赐虎卫营统帅之信物,今由陛下亲手交予我等,以为军令凭证。”

副将蒋骁上前一步,双手接过那枚尚带着体温的玉珏,指尖触及冰凉玉石的一瞬,一股沉甸甸的寒意首透掌心,仿佛握住了整个大魏残存的命脉。

他指腹过玉面那道陈年裂痕,心头猛然一震——这正是当年宫变之夜,虎卫校尉以血护玺时留下的印记。

他没有多言,只抱拳沉声应道:“诺!”

众将陆续离帐,脚步踏在冻土之上发出沉闷回响,靴底碾过霜雪,咯吱作响,渐行渐远,终归于无声。

偌大的帅帐霎时空旷,唯余烛火摇曳,在墙上投下扭曲跳动的影子,宛如鬼魅共谋。

就在此刻,帐幔深处阴影微动,一人缓步而出——正是昨夜星夜兼程赶至的韩晞。

他手中捧着一只紫檀长盒,盒身雕有云雷纹,漆面剥落处露出岁月侵蚀的木色,指尖划过,能感受到木纹中嵌着细小的尘沙,似曾埋藏多年。

启盒之时,一股陈年血锈与丝帛霉味悄然逸散,令人喉头一紧,舌根泛起铁锈般的苦涩,仿佛吸入了旧日战场的腐风。

旗帜缓缓展开,底色是历经风霜的赤红,似曾浸染过无数忠魂之血,纹理间还残留着几道撕裂修补的针脚,指尖抚过,粗粝如砂石磨砺,勾得皮肤微微刺痛。

旗面中央,“虎卫”二字以金线盘绣而成,在昏黄烛光下熠熠生辉,字迹古拙刚劲,仿佛随时会挣脱布面腾空而起;光影流转间,金线竟似微微颤动,如龙鳞欲振,映得人眼眶发烫。

“此旗出自武皇帝亲卫虎卫营,”韩晞低声说道,声音沙哑如枯叶摩擦,指尖轻抚旗缘一道深痕,“三日前,陛下于便殿召见,亲手交予臣。并言:‘若旌旗再举,便是魏室存亡之际。’”

马承凝视良久,忽而低笑一声,笑声里竟含几分悲怆:“原来,陛下早己备下了这一招……以国丧为名,聚义兵于野;白幡非仅哀死,更是讨逆之帜。”

帐外晨风骤起,吹得那面尚未完全升起的虎卫旗猎猎作响,猎猎之声如龙吟初醒,撕破黎明前最后的寂静。

沙尘打着旋儿掠过营垒,拂过兵士的手背,带来粗粝的刺痛感,脸颊如被细针轻扎;远处战马嘶鸣隐隐传来,夹杂着铁链拖地的铿锵,像是命运的锁链正一步步收紧。

这阵风一路向西,卷过荒原,越过山岭,最终撞上洛阳高耸的城墙,在城楼间呜咽回旋,惊起巡夜将士一阵寒颤。

——就在巩县将士捧起旧日战旗之时,司马昭手中的笔,也蘸满了浓墨与决断。

大将军府邸灯火尚未熄灭,气氛却比巩县的晨雾还要阴冷三分。

司马昭高坐主位,面沉似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