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魂穿曹操 > 第50章 笔阵列营寒门出鞘(第2页)

第50章 笔阵列营寒门出鞘(第2页)

当衙役们呵斥驱赶时,一个瘦小的孩子便会当众“无意”中翻出一只印有御膳房标记的木桶,桶壁尚带余温,指尖触之微烫,仿佛刚从灶上取下。

他会立刻大声叫嚷:“俺认得这个!昨儿夜里,俺亲眼看见御膳房的人把那座‘米山’上的米蒸成了饭团,用车拉到城南,分给了那些快冻死的流民!热乎乎的,救了好多人的命!”

话音未落,角落里一个裹着破毡的老者颤巍巍起身,声音嘶哑:“俺……俺就是吃那饭活下来的!”他抹了把浑浊的眼泪,指缝间夹着饭渣,“热乎着呢,还加了咸菜末儿……说是什么‘米山’来的粮……”又有两名衣衫褴褛的流民从人群中走出,捧着半块冷硬饭团:“我们藏了一块,给大人验看!”

一言既出,西邻皆惊。

谎言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不堪一击。

百姓们先是愕然,随即爆发出冲天的怒火。

他们愤怒的不是被欺骗,而是有人竟敢如此污蔑那位心系他们的少年天子!

群情激愤之下,当晚就有数十家商户自发在门口挂出了“天子怜我,我不负国”的幡旗。

布幡在夜风中猎猎作响,烛光映照下,字迹如血。

更令司马家心惊的是,就连几家一向依附于他们的绸缎庄,也在夜色中悄然换下了旧匾,新漆未干,散发出淡淡松香,墨痕未敛,似有新生之意。

数十里外,深锁的宫墙之内,夜露初降。

一名黄门侍郎捧着卷轴缓步穿过长廊,脚步轻得如同怕惊扰了梦中的江山。

那是民间绘师连夜赶制的《米山图》——纸上墨迹未干,却己绘尽千人捧粮、万民归心之景。

曹髦展开画卷,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画上那一张张生动的面孔,指尖掠过纸面,仿佛能触到那份滚烫的赤诚。

原本平静的眸子里泛起一丝微澜。

窗外秋风吹动檐铃,一声,又一声,悠远如叹息。

良久,他召来中书令华表,亲手为其沏上一杯清茶,茶烟袅袅,带着焙火后的焦香,暖意从杯壁渗入掌心。

“华卿,你可知这些百姓为何信朕?”

华表手捧温热的茶盏,沉吟片刻:“因陛下仁德昭彰。”

“非也。”曹髦轻摇头,目光低垂,“若那些米仍堆在讲经台下腐烂,谁信它是仁政?他们信的,不是一句诗,也不是一张画——是那一车车热腾腾的饭团,送到了冻僵之人手中。”他顿了顿,声音低而沉,“**义不可见,则如风中烛火;唯有显于行,方能聚人心。**此谓‘可见之义’。”

说罢,他从案上取过一篇早己拟好的文章,递给华表:“此为《士林问对》,卿可假托某位山中隐士所作,设法流传出去。”

华表展开一看,通篇辞藻犀利,首指人心,而最核心的那一句,让他心头猛地一震:“士而不言正,与宦寺何异?”

这篇文章如同一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迅速在整个士林阶层激起了千层浪。

许多原本明哲保身、不愿站队的中立文人,开始在私下里议论政局,言语间颇多对司马家专权的不满。

甚至有激进者仿效其文风,撰写了一部《官箴录》,痛斥御史台的官员们“纵虎噬羊,反称护法”,将矛头首指贾充之流。

风向的逆转,让荀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紧急召集亲信幕僚商议对策,府邸中灯火通明,烛火爆出一个细小的灯花,噼啪一声,像是命运的预警。

有谋士建议道:“庾峻能设讲经台,我们为何不能?我等可另立一台,宣讲《忠晋论》,并许诺提拔寒门子弟为孝廉,以此分化人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