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项目不行,没有人才支撑就是空中楼阁。
郑途找到分管科教文卫的副县长和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马上启动‘青林英才计划’。拿出真金白银,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安家费、住房、子女入学上给足政策倾斜。
经开区要建高标准的专家公寓和人才服务中心,同时,深化与省城几所高校的合作,定向培养本地急需的技术工人。”
第三把火,则是点燃了干部队伍的危机感。
郑途在第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
“同志们,位置是组织给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坐在这个位置上,不是来享福的,是来解决问题的,‘躺平’‘混日子’的思想要不得!
从今天起,各局办、各乡镇一把手,每季度在政府常务会上公开述职,接受质询。干得好的,论功行赏;尸位素餐、甚至违法位素餐、甚至违法乱纪的,别怪我郑途不讲情面!”
这三把火,烧得青林官场精神一振,也让一些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郑途的强势推进,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蛋糕。
城北棚改涉及的一些“关系户”开始暗中串联,试图通过施压或制造障碍来获取超额利益。
经开区的人才计划也引来了邻县的关注和竞争。
更重要的是,丁芷若的“B计划”开始显露狰狞。
一天,甄伟霆神色凝重地走进郑途办公室,递上一份举报材料。
“县长,省里转下来的匿名举报信,直接寄到省纪委的。举报您…在担任常务副县长期间,在处置隆盛集团破产资产时,涉嫌低价贱卖位于西区边缘的一块核心工业用地给一家关联企业,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
举报信附带了当年那份补充协议和一份所谓的‘内部评估报告’,报告显示那块地价值远超实际成交价。”
郑途眼神一寒,拿起材料。
那份补充协议他太熟悉了,正是江映雪曾经发现的那份,签字的是黄正清。
而所谓的“内部评估报告”,伪造痕迹明显,却足以混淆视听。
“哼,老套路,但够狠毒。”
郑途冷笑,“目标很明确,一是想把我拉下马,二是想搅黄西区未来的开发,为他们卷土重重做铺垫,这手法,一看就有高人指点,丁芷若脱不了干系。”
“省里要求我们限期自查并上报说明。”
甄伟霆忧心忡忡,“县长,这盆脏水…”
“查!彻底查!”
郑途斩钉截铁,“让县纪委、审计局、国土局、法制办联合成立调查组,把当年隆盛破产清算的全过程,特别是那块地的评估、拍卖程序,翻个底朝天。
所有的文件、会议记录、经办人,一个都不能漏,同时,查清楚这份伪造的‘内部评估报告’来源,这是关键突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