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侧头看向旁边的万教授。“大家都知道,以往我们射卫星的方式都是利用火箭。火箭这个东西,基本上就是一次性的东西,用完就丢掉了。这是一个很浪费的行为啊,而且每次射都是一次全新的制造,流程也很长。”
万教授边说边比划,“不划算,不划算。所以我们一直以来,都是想着怎么去优化这个方案啊!主要是想做可回收的火箭系统。
但是研究到一半现这个也不是最终答案,火箭就算是可以回收也是一种很浪费的行为。因此,我们换了一个方向,最后根据登月飞船给的灵感,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射方法。
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飞船带卫星上天。飞船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这样也就不用每次都消耗很多人力物力去做新火箭。
唯一要做的就是完成对于飞船的检修,这个成本就比较低了。”
“听起来这个技术确实是未来展的方向,如果用这个飞船射,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效率?”
主持人开口问道。
“这个飞船存放的位置相对少了点,一次能带1o颗卫星上去。”
万教授回道。
“额,这个数量,我记得以前用火箭射,至少是能带上3o~4o多颗卫星上去。那不是等于度还有所下降?”
主持人颇为有些不解的问道。
“嗯,数量确实是少了点。”
万教授点点头。
说到这个,他颇为有些无奈。
实际上飞船并不是不能做的大的,现在这么小巧,主要是这次研究出来的都是按照苏其给的那艘飞船作为模版弄出来的,所以载重量不高,只有两吨的样子。
苏其的卫星一颗重达2oo公斤,所以差不多就十吨。
“不过这个东西的突破点不在于载重,也就是每次射的卫星数量。主要的突破点在于现在是一个可流水线射的状态。这样解释吧!”
万教授补充到,“现在射一次后,下来飞船检修的时间差不多就是4个小时,检修完成后也就是可以继续飞行送卫星上天。一天可以去到天上五次。
这已经比飞机飞行的频率要高了。”
“那就是说,一天可以射五十颗卫星上天?”
主持人开口问道。
“可以这样理解,而且之前来说。射卫星需要制造一个新型火箭,这个制造流程也很长的,不会像是现在。伱只要有卫星,我就可以给你射上去。”
万教授开口道。
“听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厉害的值了?”
主持人又道。
“对,我觉得,应该没有人能比我们。而且未来来说,如果有必要我们会研究出大飞船,那个时候将可以带上更多卫星上天。”
万教授笑道,“不过会不会用在卫星射上不一定,因为卫星射需求就那么大。”
“我还有些其他问题,就是……”
主持人继续问道。
于此同时。
白象。
航天直播间。
“大家刚刚可以看到那边和鹰酱相比,还是差了不少,一天只能射5o颗卫星,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下。”
穆里克开口道。
看到华国央视的直播,他觉得这次比试更加稳了。
华国这个东西虽然是划算,但是造一艘这样的飞船的成本和时间可是比造火箭要高的多。而飞船这个东西,那边才研究出来,根本短时间内没有可能再造出几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