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张真人传法
马仙洪当日带著“十八罗汉”从聚贤庄出发,了一天时间便赶到渤海之滨,他以“神行百链”炼製出来的木马,速度与汽车无异,同样无需休息,加就行。
抵达唐山地区后,十名有战斗力的“上根器”分別前往周围的村落,话都不说一声,上来便冲入豪强地主的庄园。
打杀家丁护卫后將豪强地主拖到村中晒穀场上,当著村民面烧掉多年来村民的借据和地主的地契,再鼓动村民讲述地主多年来犯下的恶事,待村民们情绪上头后將地主丟到人群中。
作风確实简单粗暴,但很管用。
村民们杀了地主豪强,又分了浮財和粮食,若等人家在县城里的子弟回村,下场不言而喻。
虽然免不了有胆小怕事的村民逃入山中避难,不愿跟这帮贼人走,但是总有一些被压迫的狠,
心怀巨恨的人心生死志,只想痛痛快快大闹一场。
这些人此时根本谈不上有信仰,他们连一个明確目標都没有,只是想发泄情绪。
等到匯聚了数百人,作为“造反团队”中狗头军师的赵寧拿出“三大穿越宝书”中的《民兵训练手册》,以大米、白面、肥猪肉管够为头,让村民们训练了几天后,这支队伍才有了几分样子。
当然,这种时候依旧谈不上信仰,村民们只是念著一天三顿油水和份量管够的饱饭,才愿意留下来。
封建时代中,只要有人能保证一天三顿饱饭,偶尔吃点油水,底层老百姓就会把命卖给你。
一切牛鬼蛇神统统都会被消灭!
因为这一点很难做到,高科技种子和化肥出来之前,想做到让人人都有饱饭吃,根本就是神话。
拥有几十亩地的小地主都做不到一天三顿饱饭,偶尔吃点油水,更何况没有土地的佃户?
所有的封建王朝,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始终处於吃不饱饭的状態,靠著土地中微薄的收成徘徊在生与死的界线上。
风调雨顺便能多吃几顿饱饭,一旦遇到灾荒,卖儿卖女屡见不鲜。
封建王朝所谓的“盛世”便是建立在大多数人口勉强维生的基础上。
只要人口在增加,饿死的人相对减少,土绅们便会给在位的君王鼓吹出一个所谓的“盛世”。
底层老百姓不懂太多大道理,谁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便支持谁。
所以,马仙洪的这支“造反团队”靠著张之遥提供的启动资金勉强获得了周围十几个村庄的些许信任度。
“前天,我们消灭了一批从广寧县跑出来的军队。”赵寧这位狗头军师向张之遥匯报导:“其他人没动手,全靠这支队伍独自打败了对方。”
从广寧县开拔的军队乃是临海军一部,拢共才五百多人,想著不过是对付一群乡间乱民,必是手到擒来。
他们出来根本不是为了打仗,是为了发財,为了让乡间的地主出一笔开拔费。
结果没想到乡间乱民竟然人人都有精钢为头的长矛,上半身还绑著半边衝压出来的板甲,进退举止隱隱有训练的痕跡。
大意轻敌的临海军直接被衝散队伍,还没交手几回合便溃败逃窜。
辽国立国百余年,契丹人自己的军队都快速腐朽,更別说饱受双重压迫和剥削的汉军。
也就靠著有马欺负一下无马的大怂。
临海军只是地方驻防部队,驻防的区域还是营州这片滨海地区,早已多年无战事,不仅“吃空餉”严重,更是常年未曾操练过。
吃了几天饱饭和肥肉的村民练过几天队列,靠著手里的精钢矛头和胸前的钢铁板甲,硬是以一窝蜂的衝击打败了辽国的军队。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不能打贏,眼下顿顿饱饭和肥肉的日子便过不下去,还会被官府抓住,当作乱民杀头。
抱著拼死搏一把的决心,他们冲了上去,然后他们发现了惊人一幕:往日耀武扬威只会作践百姓的辽国军队竟然不堪一击。
这一次的胜利,终於让他们有了一点信心,再也不是只靠一天三顿饱饭才留住人心的队伍。
“接下来马村长和仇大哥会手搓一百支燧发枪出来,挑选一百名忠诚度最好的士兵组建火器队伍,另外还会手搓五门滑膛炮,量產火器要等小高炉建起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