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说你能接收多少人吧。”
李学武懒得再跟徐斯年墨迹,点了他的名强调道:“这不是讨价还价。”
“能接收多少,你说。”
徐斯年苦笑道:“我说能接收两万,你信吗?”
“真要接收两万人,下半年我们就得喝西北风去了。”
“少扯叽霸蛋,给你三千人你能安置得了不?”
李学武手指点了点桌面,看了坐在对面的纪久征,眼睛微眯着。
纪久征没怎么跟他共过事,即便负责联合能源总公司时期他经常在辽东工作也没跟李学武有过太多接触。
能源总公司受集团领导,主管领导是张劲松,李学武也就占个属地领导。
不过他很了解李学武的做事风格,当他皱眉的时候就是认真了,在意了。
电话那头的徐斯年不用看他的表情,从电话里逐渐不耐烦的语气中就能感受得到李学武的态度。
“三千人安置不了,最多两千三百人。”他也是实话实说,“我得给明年的职业技术学院留下700个指标。”
“做梦吧,还700人。”
李学武冷笑一声,道:“给你两千八百人,指标不用留这么多,能抢着200人我都算你手够快。
“万一指标不够用怎么办?”
徐斯年还对付呢,“我这边急需要船舶制造相关的人才。”
“明年指标不够我给你要。”
李学武哼声道:“你那缺人,谁那不缺人,一年才出多少个毕业生。”
“行了,别跟我对付了。”
他不想再听徐斯年唠叨,嘴里催促道:“给你一周的时间准备,下周一集团直接找你对接,安置待岗分流人员。”
“提醒你一句啊,领导的意见和要求是妥善安置,别打马虎眼。”
“码头工地需要人呢。”
徐斯年的声音有点虚,搓了搓脸讲道:“我还寻思在那边挤一挤岗位呢。”
“码头工地我用你挤?”
李学武皱眉强调道:“任务就这么多,谁都没落下,你别扯淡啊。”
“放心,放心,落在我脑门上了,怎么都得安置好,妥善安置。
徐斯年认命地点点头,讨价还价道:“那明年你多给我要几个大学生吧。”
“喂?喂?艹,挂的真快!”
***
李学武手比徐斯年的嘴快,还没等他继续讨价还价便挂了电话。
端起茶杯灌了一大口,再看向对面的纪久讲道:“你算跑的快,否则也有你一份。”
“呵呵,为组织分忧嘛。”
纪久征像是已经调节好了自己的工作情绪,很坦然地笑了笑。
这一次以集团副秘书长的身份来钢城是帮助李学武执行人员任职工作。
说是帮助,其实是集团委派他来此表态督促,希望辽东工业管理小组坚决落实待岗工人的分流转岗和安置工作。
现有岗位淘汰下来的几万人有拒绝出京而协调关系前往新京一厂或者京城其他工厂继续工作的。
也有珍惜红星钢铁集团福利待遇,选择竞岗或者主动调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