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没钱了!
对於招募来的三位人才,刘禪自然要物尽其用。
李淳风被授於“格物院算学博士”衔。
刘禪明確要求他暂时放下玄奥的推演卜算,首要任务是结合《九章算术》等典籍,为蒙学、预科两部编篆一套深入浅出的算学基础教材,並制定教学方案。
李淳风虽更醉心天道,但也知此事关乎国本,且刘禪对其“以算学窥实理”的思路颇为讚赏,
便欣然领命。
不久后,他因计算精妙、思路清奇,竟被诸葛亮注意,时常被请去参详新历法编篆及军中粮袜、工程计算等难题,成了连接格物院与丞相府的一条特殊纽带。
刘禪乐见其成,这既是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提升了格物院在顶层决策者心中的分量。
样式雷则被授予格物院工造博士”衔,刘禪命其总督学宫营造事。
刘禪將峴山下划拨的土地图纸交给他,明確要求:“学宫营造,不必追求奢华,但求坚固、实用、敲亮,符合讲学、住宿、实验之需。
尤其要注重排水、防火、採光。
雷先生可尽展所长,將工程营造之妙理,寓於这一砖一瓦之中。
此学宫,便是你最好的教案和示范。”
样式雷听闻自己负责如此重要的工程,既感责任重大,又觉遇到了知音,满腔技艺有了正当挥洒之地,感激涕零,立刻投入工作。
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还有一整套高效的工程管理方法和一批熟练的工匠班子,学宫建设得以高速推进。
(註:样式雷原名不可考,但是他是督建圆明园、颐和园的大匠!)
贾思被授“格物院农政博士”衔。
刘禪对其坦诚相告:“先生乃农事瑰宝,然南北地气迥异,强用北法於南,或如刻舟求剑。
请先生先赴武汉,彼处我设立的田亩,亦有几位精於南方稻作、桑蚕的老师傅。
请先生与他们一同切研究,尤其要精细琢磨那辽东白在荆裹、益州等地如何种植、如何利用。
望先生能结合南北经验,为格物院编纂一部切实可行的《农政基础》与《南方农事要略》。
待学宫农科建成,再请先生回来主持。”
贾思本担心自己南方经验不足误事,见刘禪安排得如此周到务实,大为折服,即刻带著刘禪的手令和几名助手南下武汉,与当地老农钻到了一起,整日泡在田间地头。
如此一来,最为头疼的数、匠、农三科教材和博士都已齐备,
剩下的,则需要庞德公出力了。
有了老师,则学生也不可少。
只不过虽,然四州遂荐寒门子弟的公文已发往各郡县。
然而,初期反馈並不热烈。
许多地方豪强把持的郡县对此阳奉阴违,或推举些歪瓜裂枣敷衍了事,或乾脆隱匿不报。
寒门百姓则多持观望怀疑態度:这“格物院”闻所未闻,进去学那些“杂学”真能做官?
会不会是骗人去服苦役?
更何况,半大的小子已是家中劳力,读书数年,家中便缺了帮手,这代价是否值得?
刘禪早预料到此情况。
他一面下令让监察系统暗中查访各地执行情况,对敷衍塞责者记录在案;
另一面,则打出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