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生阿斗之一统三国 > 第113章 学堂论道4k(第1页)

第113章 学堂论道4k(第1页)

第113章学堂论道(4k)

糜芳星夜兼程南下后,武汉的军政重担骤然沉了几分。

但贾似道的出现,恰如及时雨。

此人確有经世之才,尤擅理財治吏,虽偶有钻营媚上之举,一经刘禪敲打,立刻收敛心神,將全部精明都倾注在钱粮簿册、田亩调度上。

府库收支、工坊帐目、春耕播种,在他手中条分缕析,运转如飞。

那些曾让刘禪熬红双眼的繁杂琐务,如今被梳理得井井有条,案头文书肉眼可见地矮了下去。

晨光熹微,刘禪身著合体的细麻学子服,在丁奉护卫下步入庞德公在武汉临时辟出的讲舍。

此地虽简朴,仅几间竹屋围成小院,却因庞德公坐镇,已是荆襄士子心中圣地。

院中青石为凳,古木为桌,清幽雅致。今日讲《论语·为政篇》。

庞德公鬚髮皆白,宽袍大袖,端坐蒲团,声音温润如古泉:

“子日:“为政以德,警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此乃言为政者当以德立身,如北辰不动,则群星环绕,百姓归心。

德者,非空言也,当见於行。何谓行?爱民、任贤、明法度——

刘禪端坐前排,为保持尊敬,身板挺得笔直,眼神却已有些飘忽。

这些道理,前世在相父诸葛亮的淳淳教导下,他早已烂熟於心。

此刻听著,倒像是在复习旧课。

他目光扫过堂中聚精会神的学子,多是些青衫士子,也有几位像他一样年纪尚小的童子。

这些学子,多是闻讯而来的荆州各地世家子弟。

自庞德公出山坐镇武汉学堂的消息被他曾经的弟子传开,他们便如百川归海般匯聚於此求学问道。

这汹涌的人潮,无形中为学堂周边的武汉居民带来了实惠。

每日天光微亮,学堂附近的街巷便已蒸腾起烟火气,各式小吃摊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叫卖声此起彼伏。

更有那头脑活络的住户,將家中屋舍略加改造,掛起“逆旅”、“客舍”的幌子,专供远道而来的学子寄宿,竟也赚得盆满钵满。

见此商机勃发,贾似道顺势颁布了新令:商税定为二十税一!

凡依法完税者,皆可领得官府开具的完税凭证。此凭证在手,行商於武汉境內各处,皆可畅通无阻。

此举一出,前来武汉经商之人愈多,於是府库收入第一季的税后,第一次有了盈余。

庞德公讲完一段,环视眾人,目光落在刘禪身上,带著温和的考校:

“阿斗,適才所言『为政以德”,依你之见,这“德”字於今时今日之武汉,当如何具体行之?”

堂中所有目光,如磁石吸附般瞬间聚焦於刘禪身上。

这位五岁少主的“神童”之名,早已如风般传遍荆裹。

遥想当初,其父玄德公挥师北上拒曹,而他骤然龙腾於江夏之地,又立武汉新城,

彼时,荆囊诸多高门大族,未尝不存了看笑话的心思,只待这小儿郎灰头土脸,退回江夏依偎娘亲羽翼之下。

然,时移世易。

两年间,武汉城垣日新月异,一扩再扩,如巨兽舒展筋骨,將四方流民数万尽数吸纳包容,更与夏口合为一体。

其治下人口,已逾数十万之眾!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人少才稀”的困境被反覆提及、眾人皆知的情况下,此地竟被治理得井井有条一一流民得安,商旅渐集,街市井然。

这哪里是笑话?

这分明是一颗“明主”之星,正以无可阻挡之势,冉冉升起於荆楚大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