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令下完,他隨即看向诸葛亮:“孔明,对东吴后续之策,你有何高见?
诸葛亮羽扇轻点,胸有成竹:
“主公,少主。
东吴经此大败,周瑜呕血不起,精锐尽丧於柴桑、彭泽,孙权必然胆寒。
其求和之心,恐已在路上。
但其背盟在先,设毒计欲害主公及三將军在后,此仇岂能轻饶?
当东吴使臣前来之时,我等需做出不死不休之態势,让其胆寒,並掏出更多筹码!
但又要把握度量,不可使其看不到希望,直接倒向曹操。”
他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亮以为,东吴若遣使求和,我当持重待之,不可轻易允诺。所提条件,必使其痛彻心扉!
其一,柴桑乃我军浴血攻克,断无归还之理!此乃钉入江东腹心之楔子,必须牢牢掌控。
其二,庐江郡毗邻柴桑,控扼巢湖、濡须水口,乃江东江北之要衝!
孙权若想罢兵,必须割让庐江郡予我!
如此,我柴桑、庐江、江夏连成一片,北可震合肥曹军,东可直逼建业门户,將孙权势力彻底压缩回江东核心区域!”
诸葛亮语气转缓:“不过,条件虽苛,亦需掌握分寸。
只要孙权肯割让庐江,承诺不再犯境,我便可允其求和。
使其既元气大伤,疆土缩水,又无力立刻倒向曹操,为我爭取宝贵的休养生息之时间!
此乃“以战迫和,割地弱吴之策!”
刘备听完,眼中精光暴涨:
“妙!孔明此策,深得纵横闔之精髓!
柴桑、庐江在手,江东门卢洞开,其势已蔻!
便以此为准,待其求和之使!”
他霍然起身,目光如炬扫视群臣:
“诸君!方略已定:
徐庶、王景、秦良玉、于谦等,全力负责屯田安民,恢復生產,积蓄粮秣钱粮!
郑成功、文聘,速速重建长江水军!
戚继光,著手组建新式『江东军”!
王景,即刻南下交州,协助于谦,总揽军务,筹建交州水军及山地军!
陈到,速回柴桑!
关羽、赵云、薛仁贵、高长恭、魏延、丁奉、李翘、林凤翔等,加紧整训各部陆师,修武备!
庞统、诸葛亮,统筹全局,並专责与东吴议和之事,务求最大之利!
备与诸君,同心戮力,固本培元!
待兵精粮足,根基稳固,便是雷霆扫穴,荡平群丑,克復中原之时!”
“谨遵主公之命!”堂下文武群情激昂,轰然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