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选用枣木,纹理细腻,不易变形。
这一部《论语》,连刻版带印刷,所需工时不过雕版师傅刻制一版的时间,加之数人刷印装订。
若竹简抄录,恐需一年之功,而今————
她无需多说,刘禪已经完全明白这意味著什么!
知识传播的成本和效率,將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世家大族再也不能故步自封,以藏书来要挟朝堂了!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刘禪捧著那本还带著墨香的《论语》,如同捧著绝世珍宝,反覆摩,爱不释手,
“义母!您立下了不世之功!此物之利,千秋万代!”
黄月英谦逊地摇摇头:
“皆是世子提供的妙法,月英不过是依样施行,略作改进罢了。
如今技术虽仍显粗糙,但已堪使用。
开学在即,先行赶製了这五十部《论语》,应可供预科部学子及教习使用。
后续其他典籍,亦可陆续刊印。”
“好!好!好!”
刘禪连说三个好字,当即下令,
“即刻起,增派人手,扩大工坊,在绝对保密之下,全力刊印蒙学、算学、律法基础等所需教材!
优先保障学宫之用!”
他捧著那部《论语》,大步流星地走出书房,他要立刻去找刘备和诸葛亮!
当刘备和诸葛亮看到这轻便整齐、內容一致的纸质《论语》时,所受到的震撼丝毫不亚於刘禪。
刘备捧著书,翻来覆去地看,激动得手指都在发抖:
“如此轻便—如此多的字—竟是一模一样!天佑大汉!
孔明,此真乃神器降世啊!”
诸葛亮羽扇轻摇的速度都变慢了,他目光深邃,瞬间想到了无数应用场景:
“政令畅通、军报传递、户籍管理、典籍传播殿下,此物之战略价值,无可估量!月英,你辛苦了!”
黄月英浅浅一笑:“能为大王、夫君、世子分忧,是妾身的荣幸。”
开学之日,襄阳格物大学堂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开学典礼。
刘备亲自到场,勉励学子。
台下,寒门学子与豪门子弟混合站立,皆穿著统一的学宫服饰,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典礼的高潮,是分发教材。
当教习们將那一部部崭新的、纸质印刷的《论语》分发到每一位预科学子手中时,全场发出了抑制不住的惊呼声!
尤其是那些寒门学子,他们何曾见过如此“奢华”的书籍?
以往能摸到几片竹简已是难得,如今竟能拥有整整一部《论语》!
他们小心翼翼地捧著,如同捧著易碎的珍宝,激动得热泪盈眶。
就连那些见多识广的豪族子弟,也对此轻便整齐的书籍喷喷称奇。
刘禪站在台上,看著台下那一张张因获得知识载体而无比兴奋和虔诚的脸庞,心中豪情万丈。
竹简的时代,正在他的手中缓缓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