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先生,你素有急智,於生財之道可有良策?”
刘禪將希望寄托在这位“理財专家”身上。
贾似道沉吟片刻,眼中闪过精明之色:
“世子,开源之法,无非『节流”与『生財”。节流方面,学子饮食或可再减些荤腥,笔墨用度亦可再省。“
“不可!”刘禪断然拒绝“饮食是根基,笔墨是利器,此二者关乎学子体魄与学业,绝不能省!生財之道呢?”
贾似道早料到如此,继续道:
“生財之道,其一,可请王府明令,四州官学所需部分常规物资,如竹简为主、普通建材、粮食等,可由格物院优先、优惠採买,甚至指定几家皇商专供,压低价码。
其二,格物院自身亦可设法。例如,李博士精於算学,可承接一些王府各衙署的帐目核查、计算事务,收取些许费用。
样式雷博士的工匠班子,在学宫完工后,亦可对外承接一些不涉机密的工程营造。
甚至·將来农科试验田若有好收成,新稻种、新农具亦可向民间发售。
只是这些皆非立竿见影之法,远水难解近渴。”
刘禪听完,心中稍定。
贾似道思路清晰,確有其才。
“就依先生之言,优先採买之权,我即刻去求父王手令。
其余诸项,待条件成熟再逐步推行。
眼下缺口,我先从少英营的日常用度中挪借一部分,再想办法。”
正当刘禪与贾似道商討如何拆东墙补西墙时,庞德公又带著一位清瘤老者匆匆而来,面色凝重“世子,这位是吾好友,水镜先生司马徽。”
刘禪连忙见礼。司马徽却不及寒暄,直接道:
“世子,老夫受德公之託,参详学政。有一事,恐比钱粮更为棘手!”
“先生请讲。”
“乃是书册之困!”司马徽嘆道,
“世子欲令学子在预科阶段便涉猎六门学科,即便只是基础,所需典籍亦如山积。
老夫粗略算过,若按一人一套《五经》基础、再加算学、律法、农事、工造、策论之入门纲要,皆以竹简书写,其体积恐需一大车方能装载!
三百学子,便是三百大车竹简!
且抄录之人何来?耗时几何?日后修订、增补又该如何?
此非財力能解,实乃物力、人力之极限也!
纵有巨富,亦难顷刻间变出如山竹简与无数抄书匠啊!
这番话如同冷水浇头,让刘禪瞬间清醒。
他光想著教什么,却忽略了这时代知识传播的最大载体一一竹简一那令人绝望的沉重、昂贵与不便。
他的宏图大业,很可能被这小小的竹简彻底拖垮!
“竹简—竹简。”刘禪喃喃自语,脑中飞速旋转。
系统!
对,还有系统!
他立刻將心神沉入系统,不多会,就找到关键。
【蔡侯纸改良与雕版印刷术基础。所需积分:4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