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贼竟於樊城上游数十里处,选两处河道最窄、水流湍急之地,以巨木、巨石、沉船、铁链,辅以沙袋,於两岸同时筑坝截流!
彼等行动极其隱秘迅捷,待臣察觉,汉水上游已被其生生截断!
不过数日,樊城以北,汉水水位骤降,河床大片裸露。
城中军民皆以为天旱,稍懈。
诸葛亮却於此时,尽驱新降之水军船只,满载引火之物与精兵,沿近乎乾涸之河道,直抵樊城之下!
其船队看似陷於泥淖,实乃惑敌之计,
正当臣调集兵力欲出城歼其“搁浅”之船队时,忽闻上游传来闷雷般巨响!
诸葛亮算准时辰,竟命秦琼、尉迟恭同时掘开上游两处临时堤坝!
积蓄数日之滔天洪水,裹挟山石巨木,如天河倒灌,以排山倒海之势直衝而下!
洪水瞬间吞没“搁浅”之贼船,更以万钧之力猛撞樊城城墙!
水门瞬间崩溃,城墙多处坍塌!
黄忠、文聘乘势率精锐,乘无数轻舟木筏,顺洪流直衝入城!
满宠將军於城头督战,被巨浪捲入洪流,幸得亲兵拼死救起,身负重伤。
城中一片汪洋,军心大乱。
臣知城已不可守,仓皇间仅率亲卫数百,乘数艘预先备於南门內侧未遭洪水完全冲毁之小船,
拼死杀出重围,顺残余水流及南向陆路,退保新野。
此诸葛亮第二奇计,借天地之力,水淹樊城!
其谋之深,其计之毒,令人胆寒!
臣败退新野,惊魂未定,急令加固城防,收拢败兵,並向宛城求援。
本以为诸葛亮大军经樊城水战及洪水冲刷,需时间整顿,新野可得喘息。
岂料此獠用兵,如骨之蛆,竟不休整,亲率主力以秦琼、尉迟恭为先锋,马不停蹄,循臣败退之路,疾追而来!
我军新败,士气低迷,立足未稳。
诸葛亮追兵至新野城下,不待攻城器械齐备,竟即行猛攻!
那尉迟恭黑面虱髯,手持双鞭,悍勇无匹,身先士卒攀城;
秦琼使一双金,於城下往来衝突,所向披靡,专破我出城逆袭之军。
黄忠神射,压得城头守军抬不起头;文聘熟知地理,引偏师绕击侧翼。
激战至夜,正当我勉力支撑之际,城中多处忽起大火!
细作来报,竟是诸葛亮早遣死士,混入隨臣败退之军民中潜入城內,趁夜四处纵火,製造混乱一火光冲天,喊杀四起,军民愈惊。
诸葛亮见火起,立命全军总攻!
贼兵士气大振,攻势如潮。尉迟恭终在西门破开缺口,秦琼、黄忠等蜂拥而入。
巷战惨烈,臣亲卫死伤殆尽,满宠將军带伤奋战,力竭被擒。
臣臣仅率数十骑,自东门拼死突围而出,回首望去,新野城头已易贼帜!
此诸葛亮第三奇计,疲兵追袭,里应外合,破我新野!
丞相!此战之败,非臣等不尽忠用命,实乃诸葛亮谋算如鬼,环环相扣,其用兵之奇、之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