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夺城!
当梓潼那高大却略显陈旧的城墙出现在视野中时,城头上的守军显然已经发现了这支规模不小的队伍。
號角声响起,城墙上人影幢幢,弓弩手张弓搭箭,警惕地瞄准下方。
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停下!来者何人?所为何事?”城楼上一名军官厉声喝问,声音在空旷的田野上迴荡。
扮作商队管事的张松旧部李恢,立刻上前几步,仰头用纯正的蜀中口音,带著几分諂媚和长途跋涉的疲惫喊道:
“军爷息怒!我等是汉中来的粮商!
奉我家主人之命,特押运粮草前来支援刘益州,以助其討伐刘备!
一路跋山涉水,甚是辛苦,恳请军爷行个方便,开城让我等进去歇歇脚,交割粮草!”
“汉中来的粮商?支援前线?”城楼上的军官狐疑地打量著这支队伍。
商队规模不小,几十辆大车,几百號人,看起来风尘僕僕,倒像是远道而来。
但涪城刚失陷的消息已经传到梓潼,全城戒严,风声鹤。
“可有通关文书?凭据何在?”军官並未放鬆警惕“有!有!”李恢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卷盖著“汉中牧府印”的文书,由守军放下吊篮提了上去。文书內容详尽,言辞恳切,写明是响应刘璋求粮文,由汉中大族“联合”筹集的军粮。
军官仔细查验文书,印章、笔跡都无破绽。他又看向队伍中央,那个骑在马上、戴著斗笠、身形异常魁梧的“商队首领”:
“那个戴斗笠的!你是何人?为何遮遮掩掩?”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尉迟恭藏在斗笠下的眼晴寒光一闪,但隨即强行压下戾气。
他缓缓抬起头,斗笠微微后仰,露出那张涂抹了尘土、贴著黑痣、却依旧难掩刚毅轮廓和髯的“凶脸”。
他刻意粗著嗓子,模仿著商贾的圆滑,还带著点“暴发户”的不耐烦:
“军爷,小人姓迟,行商之人,风餐露宿,遮个斗笠挡挡日头罢了。
这文书货真,粮草也真!
您看这大日头的,兄弟们赶路累得够呛,车上粮食金贵,可经不起暴晒!
还请军爷通融则个,早些放我等入城交割,也好让小人等领了赏钱,寻个地方痛饮一番解解乏!”
他说著,还看似隨意地拍了拍身边一辆粮车,麻袋里饱满的穀粒发出哗哗的响声。
这番半真半假、带著点市偿和急躁的表演,加上那几车实打实的粮食,以及文书上鲜红的印章,终於让城楼上的军官疑心消了大半。但他还是不敢擅自做主,低声道:
“速去稟报吴將军!”
不多时,一个身著华丽皮甲、身材微胖、留著两撇小鬍子的將领出现在城头,正是梓潼守將吴康。
他眯著小眼睛,仔细打量著城下的队伍,尤其是在尉迟恭身上停留了很久。尉迟恭那异於常人的体格,即使刻意收敛,也透著一股子彪悍,让吴康本能地感到一丝不安。
“尔等真是汉中来的?”吴康声音尖细,带著审视。
“千真万確啊,將军!”李恢连忙再次躬身回答,將之前的话复述一遍,並著重强调了粮食的数量和“赏钱”的暗示。
尉迟恭也適时地再次抬头,努力挤出一个“憨厚”的笑容(,瓮声瓮气地补充道:
“將军放心!粮草都在这里!一粒不少!只求將军开恩放行,小人等交割完毕,定有厚礼奉上!”
他刻意加重了“厚礼”二字。
贪婪,是吴康最大的弱点。
听到“厚礼”,又看到城下那几十车沉甸甸的粮食,再想到如果接收了这批“及时雨”,在兄长吴懿和州牧刘璋面前也是大功一件。
吴康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了。
那一点点对尉迟恭体格的疑虑,被巨大的利益诱惑所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