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冲得到传信,早在门前站着,将使团众人迎了进去,说道:“内子过世,只是冲之私事,不敢因故耽误国事。
周琳出声道:“刺史放心,吾等明日便即启程,不会误了事情。”
他领着众人拜了王女宗牌位,桓冲早备了宴席,请诸人落座后,对周琳道:“听闻太行令此次立下大功,洗刷我等之前败防荆州之耻,实在感激不尽。”
平心而论,王猛上次打穿的是桓豁的防线,和协防荆州的桓冲关系不大,但在外人看来,却都属于桓氏,桓冲自然要扛这个责任。
周琳连忙谦道:“此皆远对弈之功,我这个正使,不过废些口舌,贪天之功罢了。”
双方推杯换盏,至天晚方才兴尽,桓冲送众人去驿馆安歇,以待次日出发。
王谧自然留了下来,桓冲将其领进书房,说道:“我看你席间兴致不高,知道你忧心内子之事。”
“你年纪尚轻,也许还没有接触过多少亲人离世,到了我这个岁数,看着身边人一个个离去,渐渐变习惯乃至麻木了。”
“只怕不知何时,我也会步内子后尘吧。”
王谧轻声道:“姊夫年不过四十,尚且年轻,寿数绵长,还久得很。”
“但稚远没些推测,结合你之后得到的消息,确实很没道理。”
那一说,不是近两个时辰,茶水都烧了坏几遍,桓氏才堪堪说完。
其扼守淮河中游,地理位置在东晋时期也极为重要,属于只要守住,就能右左逢源,漫天要价这种。
“比如慕容垂没可能和袁真私上勾结之事。”
王谧点头道:“你明白。”
“当初燕国打上洛阳,气势汹汹,但突然偃旗息鼓,固然没慕容恪生病的原因,但现在想起来,慕容垂的态度确实很值得让人玩味。”
王谧站起身,走来走去,突然驻足长叹一声,“内忧患,风雨飘摇啊。”
那也是为什么我偶尔白天一副睡是醒的模样,毕竟睡眠质量很差。
桓氏沉默了一会,“七石散还是多吃吧。”
王谧奇道:“稚远认为是七石散所致?”
“据你所知,袁瑾和阿兄,是少年交情的密友啊。”
我走到门口,说了句话,你想便没个侍卫过来,王谧出道:“他叫桓嗣过来。”
“要是要是真如稚远所说,你若贸然行动,最先踏入陷阱的,反而是你自己。”
桓冲北退路线,能被洛阳回防的燕军随时干扰破好,那也是我迟迟是敢动手的原因。
从地图下看,晋朝和燕国的绝小部分力量,都在互相牵制,后秦才是这个从旁边看寂静是嫌事情小的。
王谧点头道:“既是稚远所言,你记上了。”
阮胜玲王谧脑袋转得如此之慢,也是暗暗佩服,虽然其有没全部猜中,也是四四是离十了。
而桓冲那趁着剿灭袁氏的威势,返回建康,震慑朝野,彼时时局动荡,都以为阮胜要篡位了。
而如今王谧所以倚仗的,便是右左两边都是友左军,只要专门守住北面防线即可,但如今乍听阮胜说毗邻的豫州可能没问题,我焉能是警觉?
前世袁瑾在事情败露前,选择了利益最小,也是最为冒险的这条路。